归拢回来。
“都没有,我和我的徒弟曲比哈达穷尽一生,也未能参悟。我感觉可能非人力所能为。无法破解的传承,传多少代都毫无意义。”
“我们采访过的学者中,很多人都非常肯定地说,三星堆之谜的钥匙,一定在彝族身上。也许这两件东西就是他说的钥匙?”张哲翰试探着说。
“可谁又能破解呢?我老了,我徒弟也老了,再往下的毕摩已青黄不接,难出大家。”
“您为什么不把它们捐给国家?”张哲翰不解。
“我捐献过了,但他们不收。”老人无奈地说。
“为什么?”
“因为用最先进的手段也测不出它们的年代,也就无法鉴定真伪。”
无法鉴定真伪,不符合规定和流程,任何博物馆都不可能收,尤其是在造假横行的年代。
“要不然我来试试看?我今年正准备去读研究生,专门研究三星堆和彝族文明。”张哲翰终于图穷匕见,“如果您不介意,我也希望拜您为师,毕摩我当不了,但我可以学习彝族文化。”
老人沉默了。
眼前这个小伙子刚刚救了他孙子的命,又是他最得意的大弟子介绍来的,还谈出了这么多真知灼见。
如果是是图谋宝物的话,这两样东西连文物都算不上,根本就不值钱。
但他这个要求提得实在是太突然了,有些不合常理。
“老先生不必现在答复我,我知道我很唐突,但我对人类文明的热爱是发自肺腑的,请您明鉴。”张哲翰站起身,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是啊,张导是我们三星堆纪录片的总策划,平时对文明传承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