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接连四个弟弟,然后才是三个妹妹。
袁扶娣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袁家,你就说这姑娘能干不?
答案必然是肯定的!
但姑娘能干,娘家人呢?
爹妈总是这儿不舒服,哪儿不舒服,四个弟弟,个个娇生惯养,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的那种。
以前的时候,袁扶娣的爷爷奶奶还活着,倒是能帮一把。
但如今,二位老人家已经入土为安,管不到不成器的儿子了。
袁扶娣为啥终于要嫁人了?
因为她弟弟们也快要娶媳妇了。
她若是不趁着年级合适早点嫁人,等年纪再大些,彩礼钱都收不到几个。
这姑娘被她爹妈教的,完全成了一个奉献自我的主儿。
“二婶,那,你知道袁家嫁闺女,收了多少彩礼么?”
“三十块!”
“这事儿咱们十里八村就没人不晓得!”
“说起来也怪,原本袁家要这么多彩礼,那媒婆都觉得这事儿可能谈不拢了,哪知道前两天忽然就传出消息,说是婚事成了!”
“这贾家,还真的底子不薄,应该能好好帮衬一下袁家那几个了!”
听二婶这么一说,林家福倒是懂了为什么这亲事居然成了。
贾张氏,还真的是有些魄力。
为了给儿子扭转名声,这是真舍得花钱。
就是不知道,老易同志有没有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前儿个,傻柱过十八岁生日,请他喝酒的时候,老易同志似乎就是去了贾家,在里面待了大半个小时的样子。
想来,应该是那会儿把事情定下的。
“家福,你回去后,别在院里瞎传啊,这要是让贾家晓得了袁家的情况,万一直接退婚不娶了,那怎么行?”
三婶柳麦子更狠更绝。
她这一叮嘱,二婶姚翠芳也特别提醒了林家福一句,这些事儿绝对不能说出去。
“哎呀,二婶、三婶,我是那么不靠谱的人吗?”
林家福从头到尾就没打算跟贾家说这个。
贾家倒霉,他可是很乐意看到的。
至于帮扶袁家这事儿?
呵呵,贾家一个贾东旭肯定是不够,但不是还有老易同志么?
据林家福了解,这袁扶娣不但能干,而且很会说话,至少在跟男同志相处的时候,很占优势。
不然的话,就袁家的情况,以前袁扶娣的爷爷奶奶还活着的时候,还能拉着其他的儿子们帮扶一下他那个不成器的小儿子。但随着二老过世,袁扶娣的爹妈,别提多不被兄弟姐妹们待见。
还是袁扶娣长袖善舞,才把这个家给撑了起来。
“二婶、三婶,我不跟你们说啦,我带家寿、家康去地里了!”
“你带他俩去干啥?”
“就是,他俩这么点儿,能干啥?”
二婶、三婶一听林家福要带林家寿、林家康下地,立刻不乐意了。
“带他们去体验一下种地不易!”
“你自己都没体验几回!”
三婶柳麦子嫌弃地瞪了林家福一眼。
林家福嘿嘿笑,道:“三婶,那我也体验过了不是!”
“就你嘴皮子利索!”
“赶紧滚!”
原本,家里的女人都是要下地的。
但这不是林家泰、林家安他们从厂子里回来了嘛,于是,女人就不下地了,在家整治一顿丰盛的午饭,犒劳一下去城里上班的儿子们。
至于老太太,一早就去串门子了,也不知道去了谁家,林家福也没去找,他猜,老太太指定去显摆了。
自家奶奶是个啥性子,林家福清楚得很。
当然,其实村里的老太太,或者说妇女同志们,都是一个样子。
家里但凡是有点什么事儿,只要是好事喜事,那就恨不得装上高音喇叭,让全村人都晓得。
林家寿、林家康可不知道他们即将遭遇什么,跟着林家福去地里的路上,还叽叽喳喳个没完。
尤其是两人真看到了有人在赶着耕牛犁地,更是兴奋不已。
说起来,这俩小子小时候也是在村里长大的,奈何那时候还小,都不记事。
不然的话,他们除非是脑子进水了,否则断然不至于看到一头牛都这么激动。
“小老弟,等会儿有你们哭的!”
林家福轻车熟路地找到了林家的地,果然跟他想的一样,没有耕牛,只有人拉犁。
林家泰、林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