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南洋之战,一个年轻力壮的奴隶能卖五十两银子,这次咱们多备些铁链、囚车,跟着大军后头捡现成的。”
手下人赶忙附和,连夜统计船只承载量、联系买家。
他们盘算着,若能在战后抢到千名奴隶,贩卖到南洋种植园、北方矿山,利润足以让他们富甲一方。
更有甚者,已经和军中将领搭上关系,企图获取“优先挑选奴隶”的特权。
达官显贵们也没闲着。
朝中大臣纷纷向皇帝朱标进言,请求派自家子弟随军出征,美其名曰“历练”,实则是想在战后瓜分西域的管辖权。
某位朝堂重臣的亲信,已开始暗中联络甘肃总兵,谋划战后在西域设立“茶马司”,垄断边境贸易。
就连皇室宗亲也不甘落后,派人在京城收购战马、兵器,准备资助出征的将领,以换取战后的利益分成。
市井百姓虽无法参与高层的利益博弈,却也被卷入这场狂热。
铁匠铺里,炉火日夜不熄,工匠们加班加点打造刀剑、马掌,盼着能多接些军器订单;酒馆中,说书人添油加醋地讲述“大明天兵西征”的故事,引得食客们热血沸腾,纷纷举杯为明军助威。
街头巷尾,甚至出现了以“西域之战”为主题的赌局,有人押明军十日破城,有人赌能擒获吐鲁番首领,小小的骰子,承载着百姓对战争结果的好奇与投机心理。
这场战争,将整个大明搅得热闹非凡。
从纺织厂的织机到商人的算盘,从奴隶贩子的囚车到权贵的密信,每个人都在这场利益狂潮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当十万大军踏上西征之路时,他们身后,是无数双眼睛盯着西域的资源、土地和财富,等待着分享胜利的果实。
而这也恰恰是李祺与朱标最想看到的结果。
当尝到了战争的甜头之后,大明各个阶层就会撕去伪装,露出贪婪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