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一位年轻的官员起身说道:“大人所言极是,学生定当铭记于心,日后为官,定以廉洁为准则,绝不辜负朝廷的期望。”
然而,科举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守旧的官员对此提出质疑。在朝堂上,一位老臣出列,拱手说道:“陛下,科举改革增加廉政考核,固然是好。但这品德考察环节,是否过于主观?且集中廉政教育,是否会耽误官员上任,影响地方政务?”
李亨看着这位老臣,耐心解释道:“爱卿,此次科举改革,旨在从源头上选拔廉洁奉公的官员,意义重大。品德考察虽有主观因素,但通过多方面暗访,力求客观公正。至于廉政教育,虽会花费一些时间,但却是为了让官员们在上任前,深刻认识廉政的重要性,从长远来看,对地方政务有益无害。”
经过李亨的一番解释,众大臣逐渐理解并支持科举改革。
随着新科官员陆续上任,他们将在科举中学到的廉政理念带到各地。在一个偏远的县城,新上任的县令拒绝了当地富商的贿赂,说道:“我通过科举选拔,深知廉洁为官的重要性。你们若有正当事务,我定会秉公办理,但这种贿赂之事,休要再提。”
在另一个地方,官员们积极响应朝廷的廉政号召,简化政务流程,杜绝吃拿卡要,当地的政务风气为之一新。
李亨和李泌看到这些变化,深感欣慰。他们明白,科举改革虽已初见成效,但要彻底遏制腐败现象,还需要持续努力,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关注官员的廉政情况,为大唐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大唐在盛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