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内,茅草屋里。¨h¨u_a,n_x*i~a*n-g.j·i+.~n+e¨t¨
大胤储君胤昭正在修补一把椅子。
这个原本是老农的粗活,他一个帝国的太子却干得相当熟练。
看样子,应该做了许多回。
也许一开始是在做样子,做着做着到后面,似乎很解压。
于是胤昭主动来修修补补了。
胤昭的身边,恭恭敬敬站着一个青衣小帽的中年男子。
“父皇终究还是没有打破祖制,升赵暮云的官吧!”
“没错,殿下!不过,听曹公公说,陛下虽然没有升赵暮云为中郎将,但已经决定封他为县男,准备从众多郡主之中择一人下嫁。”
“好一个用联姻来笼络草根,父皇这一手玩得炉火纯青啊!这样的良将,他难道不准备留给孤了吗?”
“殿下,只要您即位,这天下哪里不都是您的?”
“既然是这样,父皇为何还要这么不放心呢?孤看他是舍不得放手吧!”
胤昭停下手中的活,冷哼一声,“他才不管什么贤臣良将留给孤,他是要保住他的位子。”
“用一个郡主加上县男爵位来笼络赵暮云,这血本够大的!”
“卑职看陛下也是不得已为之,北狄强大不是一天两天了,陛下寝食难安,奈何边关没有一个能打的。+卡`卡′小_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现在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赵暮云,他还不赶紧恩威并济。”太子洗马魏迁连声说道。
“知父莫过子,父皇那点小心思孤算是看得清清楚楚。眼下稳住赵暮云,就是在北境有了一道屏障,父皇他老人家又能睡安稳不少。”
胤昭面无表情道。
“陛下不一定睡得着,关内道李金刚那边越难越凶,李成化、裴伦、田遵三人竟然让李金刚溜进了西京。陛下勃然大怒,兵部尚书杨定国当场领命督师去平叛。”魏迁眨巴着眼睛。
“兵部尚书都亲自上前线,看来叛军势头已经不小。我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了呢?”
胤昭听到叛军竟然杀到了西京,脸上出现担忧。
胤昭在永昌帝下苟且,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同时又要防范其他兄弟有夺嫡的念头;这多年来,他身心疲惫,却依旧斗志昂扬。
但是,这终究还是他们胤家人的内斗!
李金刚不一样,那可是要来夺他们胤家的江山。
孰轻孰重,胤昭还是分得清楚。
因为不出意外的话,这大胤的江山将来是属于他的,他可不容外人染指。
“殿下,此刻我觉得暂时不宜轻举妄动,您按照往常一样协助陛下处理国事就好,不要太过于操心。”魏迁想了想,提议道。
“这是为何?孤身为一国储君,东宫太子,关心军国大事难道还不应该吗?”胤昭不解。¨x~x,s/w!k_.¨c¨o·m!
“叛军势大,自有陛下与内阁操劳。殿下您若是过于担心,反而会让陛下起疑心。”
魏迁道,“陛下生性多疑,卑职担心陛下会想殿下以前没有怎么上心,现在李金刚大举进入西京,殿下一下子就特别关心起来,会怀疑殿下用心不纯啊!”
“有这么必要吗?”
胤昭摇摇头,太子做到这个份上,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都要慎之又慎。
“越是这个时候,殿下更要万分小心!”魏迁叮嘱道。
作为东宫的属官和亲信,将来太子上位,他即便不是首辅也是一个六部尚书,再不济也是御史台或者十三司的主官。
因此,魏迁时刻都想着要维护好太子,保证太子顺利继位。
“行吧,行吧!”胤昭也是无奈,“我们不是要御史台趁机刁难赵暮云吗?顾鼎铭那边派人去蔚州,办的事,岂不是一场空了?”
“殿下不要在意结果,御史台这边这么做,您给了周家一个交代就好了!至于能不能成,当做另外一说。”
“不过这样也好,陛下亲自笼络赵暮云,晋王那边便死了那条心了。”魏迁摸着胡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你们这些做谋士的,无论事情如何糟糕,好像都有说法!”胤昭再次摇摇头。
原本是周家通过魏迁来求胤昭,希望给赵暮云一些教训,出一口气。
于是胤昭听了魏迁的话,授意御史台以监察军情为由去赵暮云军中找黑料。
然后派去的御史还没回来,人家赵暮云解围蔚州的捷报已经送到了永昌帝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