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尽全力窜出江面,腾在空中,驾着狂风,施着暴雨,借着雨幕隐着身形,慌慌张张地奔他乡逃命去了。
当天晚上,明月高悬,百姓们都进入了梦乡。秃尾巴老李再次给两岸百姓托梦,他的声音温柔而充满感激:“感谢大家的帮助,我己战败了小白龙。以后就由我镇守着这条江,保证两岸风调雨顺,让百姓安居乐业。”人们终于摆脱小白龙的残暴统治,心中满是喜悦和希望。
为了感恩秃尾巴老李的恩德,从此,人们就把白龙江改称为黑龙江。
秃尾巴老李镇守黑龙江,始终尽心尽力,兢兢业业。他按季节兴风布雨,帮助人们的农事耕作。春天,他带来轻柔的微风和细密的春雨,滋润着干涸的土地;夏天,他控制着风雨,不让洪水泛滥;他送来凉爽的秋风,助力庄稼丰收;冬天,他让江面保持着适宜的温度,不让百姓受冻。
这天,他巡江归来,游弋在江水中,不经意间摸摸自己头上渐渐长大的角,心中涌起了对自己己去世母亲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决定回到山东老家去祭拜母亲。
他在空中化作一阵清风,向着山东方向飞去。在小坞沟上空,他按落云头,依旧变作皮肤黝黑的俊俏少年模样。找到他娘的坟茔,只见那坟上长满了青草,西周寂静无声。他轻轻拂去坟上的杂草,摆上香烛果盏,倒满酒杯,双膝缓缓跪下,眼中满是泪水。他静静地看着坟茔,仿佛看到了母亲慈祥的面容。洒过酒,烧化了纸钱,他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放声大哭起来,那哭声中饱含着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哭了好长时间,他才渐渐止住泪水,又腾云驾雾地回转黑龙江。
这天,天空中乌云密布,暴风雨呼啸而来。人们在风雨中看到一条秃尾巴的龙在上空中盘旋,那熟悉的身影让大家知道是李家生的那条黑龙回来了。人们还发现老李妻子的坟头竟然没淋雨,周围也是干干的,大家都知道,这是秃尾巴老李来上坟祭母,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着母亲的坟茔。
秃尾巴老李祭母这天,有的地方说是农历五月十三,也有的地方说是六月初八、六月十三。不管是哪一天,当地人都会举行一些隆重的习俗来纪念这位神话人物,祈求能得到他的庇佑,希望生活能平平安安、幸福美满。
秃尾巴老李镇守黑龙江,为了表示他对家乡人的思念和敬重,凡载有山东人的过往船只,到了江心,他就送上一条大鲤鱼。船家在开船前总是先问问乘客中有没有山东人,若是有山东人,航行时便风平浪静,稳稳当当;要是没有山东人,那情况就难说了。那跳上船板的大鲤鱼,当然谁也不吃,船家会双手恭敬地捧起,向着乘客喊道:“秃尾巴老李给山东老乡送礼了!”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放回江里。这一习俗一首保持到民国时期,成为了黑龙江两岸百姓心中一段温暖而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