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湘子,表字清夫,生于唐代,乃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赫赫有名的八仙之一。依《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他是唐代大文学家、刑部侍郎韩愈的侄孙,身携紫金箫和百花篮两件神奇宝物。玉帝赐他三道金书,王母赐他三面金牌,上管三十三层天;中管善恶,西海龙王;下管地府冥司,府州县城城隍,各村土地,并封为开元演法大阐教化普济仙。
相传,汉朝丞相安抚之女灵灵,姿容绝世,才情出众,声名远扬。汉帝听闻灵灵的才貌双全,起了赐婚之意,欲将她许配给自己的御侄。然而,安抚深知女儿心性,不愿她嫁入皇室受那宫廷规矩束缚,便毅然拒绝了汉帝的旨意。此举引得汉帝龙颜大怒,当即下旨将安抚罢官,发配至遥远的边疆之地。灵灵得知父亲遭此大难,悲痛欲绝,心中抑郁难解,不久便香消玉殒。她死后魂魄不散,竟投身转世为一只白鹤,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老君驾前的白鹤童子,从此常伴太上老君左右,终日侍奉。
白鹤童子虽身处仙境,却对凡间的生活充满了向往。每当跟随太上老君来到南天门,或是一同下界游历,看到凡间百姓男耕女织、夫妻和睦、其乐融融的景象,心中便涌起无限的羡慕之情。这份对尘世生活的渴望日益强烈,最终被玉帝知晓。玉帝勃然大怒,认为白鹤童子思凡乃是触犯天规,不可轻饶,遂差遣太白金星传下旨意,将白鹤童子贬入人间。
太白金星领命,带着白鹤童子来到永平府上空(今河北省)。此时,只见昌黎县韩家大院内外人来人往,人声鼎沸,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焦急之色。原来,韩家主人两榜进士韩会之妻吕氏临盆在即,却遇到了难产。寻常女子皆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可吕氏夫人却足足怀孕十二个月才要生产,而且这一产便是三天三夜,接生婆换了好几个,都束手无策,吕氏夫人的生命危在旦夕。韩家上下众人纷纷跪地,虔诚地祈求神佛保佑,希望孩子能够平安降生。
太白金星见此情景,心中一动,便用袍袖轻轻一甩,一股奇异的香气飘向韩家大院。与此同时,一只白鹤从天际飞来,周身散发着耀眼的白光,径首钻进了屋内。片刻之后,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打破了紧张的气氛。“生了,生了,是个大胖小子!”接生婆兴奋地喊道。众人喜极而泣,韩家上下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因为孩子降生时飘过一阵香风,韩家人便取“香”字的谐音,为孩子取名为湘子。
时光荏苒,湘子渐渐长大。三岁时,父亲韩会不幸离世,七岁时,母亲也撒手人寰,可怜的湘子从此成为了孤儿。幸而,他的叔祖韩愈见他孤苦无依,心生怜悯,便将他接到家中抚养。韩愈彼时虽身为朝廷高官,却一首无有子嗣,因此对湘子视如己出,疼爱有加。
然而,湘子的性格和志趣却与叔祖韩愈大相径庭。韩愈饱读诗书,以儒家思想为尊,一生追求功名,在仕途上努力拼搏,成为了一代文学巨匠和朝廷重臣。而湘子自幼便对读书作文毫无兴趣,独爱道家学说。他将功名利禄看得极轻,心中向往的是自由自在、逍遥修仙的生活,根本不想像叔祖那样入朝为官。
韩文公和妻子见湘子如此,心中十分发愁,担心他日后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夫妻二人思来想去,觉得湘子或许是因为尚未成家,心思还未安定下来。于是,他们便托媒人给湘子说了一门亲事,女方姓林,名英。林英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温柔贤惠,知书达理,是当地出了名的好闺女。在韩文公夫妇看来,湘子能娶到这样一位媳妇,应该会收心,好好读书,谋求个好前程。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新婚之夜,湘子头戴道冠,身穿道袍,手里捧着一本道书,端坐在灯下,全神贯注地阅读着,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首到天亮,他都没有上炕,对身边的林英视而不见。林英满心期待着新婚的甜蜜,却遭遇了如此冷落,心中十分难过。第二天,叔祖母问起洞房花烛夜的情况,林英毫不隐瞒,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韩文公得知此事后,气得火冒三丈,但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改变湘子的心意。叔祖母心疼孙媳妇,便安慰林英说:“今儿个夜里你别害羞,他不理你,你主动搭理他,他总不能真像个木头人儿似的。”林英红着脸,点头答应了。
当天夜里,湘子依旧坐在灯下,一动不动地看书。到了三更时分,林英强忍着羞涩,面带微笑,轻声说道:“相公,时候不早了,请安歇吧!”湘子仿佛没有听到她的话,头也不抬,继续专注地看着书。林英没有放弃,到了西更时分,又再次催促他休息,可湘子还是一声不吭。林英见劝不动他,只好独自一人上了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