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量子叠加态。
他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自己的视网膜改造不是终点,而是某个庞大量子程序的启动节点。第三十六个,也是最后一个。
第三章:人锚纪元
场景1:青铜层内的基因圣殿
青铜层内的空气带着金属氧化的腥味,赵莽的防护服头盔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他站在环形大厅中央,脚下是由青铜浇铸而成的螺旋纹路,那些纹路在应急灯的冷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绿色。这是第三十七号基因圣殿,深埋在地下三百米处的古老遗迹。
"系统最后一次自检。"赵莽的声音在密闭的头盔里回荡。视网膜投影上闪过一连串数据流:crispr基因编辑单元就绪、量子纠缠稳定器在线、神经接口同步率98.7%。他深吸一口气,防护服内的氧气循环系统发出轻微的嘶鸣。
大厅四周矗立着十二根青铜柱,每根柱子上都刻满了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的符号。赵莽知道,这些符号实际上是某种量子编码——他的导师在临终前才破解了这个秘密。古代人类用青铜器存储信息,不是通过刻痕,而是通过改变铜锡合金的量子态排列。
"开始献祭程序。"
赵莽解开左手防护手套,露出小臂内侧植入的基因编辑模块。半透明的皮下,微型生物计算机正在将他的dna序列转化为量子比特。疼痛如电流般窜过神经,他咬紧牙关,将裸露的手臂按在中央铁册的凹槽上。
铁册表面立刻泛起涟漪般的金属波动。赵莽感到一阵眩晕,仿佛有人在他的颅骨内点燃了镁条。视网膜投影炸开一片雪花噪点,然后他看到了——真的用肉眼看到了——青铜地面上的纹路正在重组。
那些螺旋纹路如同活物般蠕动,铜原子在宏观尺度上展现出量子特性。赵莽的瞳孔扩大,防护面罩自动调暗了亮度,但青铜的辉光仍然刺痛了他的眼睛。这不是普通的光,而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质释放的相干辐射。
"天啊......"赵莽的惊叹被一阵尖锐的蜂鸣打断。他的基因编辑模块正在超负荷运转,将他的dna信息编码成费米子量子态注入青铜网络。铁册凹槽渗出暗红色的液体,那不是血,而是铜离子与生物电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等离子体。
突然,十二根青铜柱同时发出嗡鸣。赵莽感到后脑勺被重击般一震,接着是冰水灌入脊髓的寒意。他的意识被撕成了两半——一半仍在基因圣殿,另一半却坠入了无尽的青铜迷宫。
"观测锚点建立成功。"系统女声平静地宣布,但赵莽已经听不见了。他的视觉神经正在接收来自另一个维度的信号,那是存储在青铜量子态中的历史记忆。每立方纳米的青铜里,都压缩着1艾字节的叠加态史料,现在这些信息如海啸般冲刷着他的大脑。
赵莽跪倒在地,防护服的关节处发出不堪重负的摩擦声。他看见——不,是体验着——一个穿着粗布衣衫的男人正在昏暗的油灯下拨弄算盘。那人的手指上有墨迹和茧子,案几上堆着发黄的账册。万历二十三年,夏税,苏州府吴江县......
"张承禄......"赵莽无意识地念出这个名字,随即惊恐地捂住嘴。这不是他的记忆,而是那个明朝税吏的。量子纠缠效应正在用四百年前的历史覆盖他的意识,就像海水倒灌入淡水湖。
视网膜投影疯狂闪烁警告,但赵莽已经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青铜存储的记忆。他踉跄着想要站起来,却发现自己同时在做两个动作——穿着防护服的手撑在青铜地面上,而长满老茧的手正在账册上记下"丝绢三十匹,折银九两"。
"同步率突破安全阈值!"系统的警告声忽远忽近。赵莽感到头痛欲裂,他的海马体正在被重写。昨天晚餐吃的什么?他拼命回忆,却只想起张承禄在县衙后街买的芝麻烧饼。母亲的名字是......等等,是王氏还是马氏?他自己的母亲姓陈啊!
,!
青铜柱的嗡鸣变成了某种诡异的和声。赵莽的防护服监测到他的脑电波出现了δ波与γ波的量子叠加态,这是人类大脑正在同时处于清醒与梦境状态的证明。铁册上的血浆状物质沸腾起来,形成无数细小的青铜枝晶,这些枝晶在空气中组成分形图案,又转瞬即逝。
"必须......记录......"赵莽挣扎着打开全息记录仪。他的手指穿过投影键盘,因为张承禄的身体记忆让他以为自己握的是毛笔。视网膜上跳出的数据让他毛骨悚然:记忆替换率已达17%,主要影响情景记忆与自传体记忆。
他看见张承禄在阴雨连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