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出新的螺旋结构。重力仪的数值开始回升,每修复1%的螺旋,失重区就缩小0.7平方米——这个数值,与地轴倾角的0.7度形成微妙的呼应。
激进派投放的反物质催化剂,在接触修复中的螺旋时突然失去活性。赵莽的检测仪显示,补偿纹形成的1:√2螺旋,能将反物质的能量按比例转化为修复动力,就像给失控的马车装上了反向齿轮。“这才是净化的真相!”他盯着屏幕上的能量转化曲线,与徐光启批注的“恶力善用,其效倍增”完全吻合。
三、螺旋里的时间痕
三个月后,王恭厂遗址的重力值稳定在9.70m/s2,修复后的双螺旋玉阵被透明防护罩保护起来。游客可以通过全息投影看到,1626年断裂的螺旋与2024年修复的螺旋在防护罩内重叠,形成道跨越时空的光轨,光轨的倾斜角始终保持142.1度。¨小?税?C-M′S_ ~庚¨薪¢罪~全.
赵莽在最后一次检测时,发现修复后的螺旋中,有0.3%的分子排列与原始结构不同——是补偿纹自然形成的“进化痕迹”。这些分子的间距比为1:√2的平方,让重力场的稳定性比原始设计提升了41.4%(√2的近似值减去1)。“破坏带来的未必全是损失。”他想起徐光启手稿的最后一句,“玉碎方见真质,螺旋断后更知平衡之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悬浮的二十四块青砖已全部落回地基,只是每块砖的底面都留下了淡淡的螺旋印,像大地给时光盖的邮戳。赵莽的重力仪屏幕上,1626年的断裂曲线、2024年的修复曲线、未来的预测曲线,在1:√2的比例下形成永恒的双螺旋,就像这个星球的命运轨迹——从不会因断裂而终结,只会在寻找平衡的过程中,长出更坚韧的纹路。
夕阳西下时,防护罩的反光在遗址上投下巨大的双螺旋影子,一端连着王恭厂的青砖,一端指向南京的现代楼宇。赵莽知道,这影子里藏着个被时光验证的真理:最好的平衡从不是完美无缺,是像这螺旋一样,在断裂处学会补偿,在失衡中找到新的支点,让每个时代的智慧,都能成为修复未来的那道补偿纹。
破损太极的共鸣
小林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赵莽抬头时,银灰色制服的身影已穿过警戒线,为首女人手中的璇玑玉残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阳鱼眼的钻孔与他手中阴鱼眼的破损完美咬合,组成的太极图案在接触点迸出淡绿色的火花——重力仪的数值突然跳至9.55m/s2,比之前的最低值还要低0.02。
“全球防御理事会激进派,代号‘太极’。”女人的仿生眼投射出全息标识,正是由两块残片组成的破损太极,“安德烈家族花了三百年,才找到完整的破坏公式。”她的残片阳鱼眼钻孔里,嵌着极小的银石颗粒(反物质载体),与阴鱼眼的残留成分形成致命呼应。
赵莽后退半步,将手中的残片贴近悬浮青砖,破损太极的阴影在砖面组成完整的六芒星。他突然明白徐光启“破损则力泄”的真正含义——这不是自然损坏,是人为设计的“能量释放阀”,只是被安德烈家族改成了“重力炸弹”,阳鱼眼的钻孔负责引入反物质,阴鱼眼的破损负责扩大畸变。
一、太极眼的对称破坏
女人的璇玑玉残片在激光下显露出内部结构,阳鱼眼钻孔的深度精确到2.1毫米,正好打穿与阴鱼眼对应的磁核。赵莽将两块残片放在重力仪上,完整破损太极的重力畸变范围,是单块残片的√2倍,边缘形成的重力梯度,与1626年王恭厂爆炸的冲击波范围完全重合。
“对称破坏的能量,比单一破坏强得多。”女人展开的三维模型显示,当两块残片距离达到142.1厘米时,重力场会形成“漩涡陷阱”,范围内的物体将持续失重直至解体。模型的参数栏里,安德烈家族的计算公式赫然在列,核心比值竟是被篡改的1:1,而非徐光启原设计的1:√2。
遗址出土的明代木箱里,发现了徐光启的备用璇玑玉——完整太极,阴阳鱼眼均无钻孔,只是阴鱼眼处刻着极小的“√2”。赵莽将备用玉放在破损太极旁,重力仪的数值开始回升,破损残片的畸变能量被完整玉块吸附,形成道淡绿色的能量流,斜率正是1:√2。
二、理事会的真正目的
女人的银灰色制服突然展开成机械臂,每只手臂的关节处都嵌着璇玑玉残片,组成环形的破损太极阵。“2099年哈雷彗星回归时,全球的破损太极将同步激活。”她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