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魏河,大致讲了自己的要求,魏河下午便带着王先霸去了山上,砍了一些手臂粗细的木头回来,又去河边割了几捆芦苇,在家里编起了席子。
第二天,两人从镇上回来,便开始清理积雪,又去空地上刨了些土,垫了地面,便开始搭起了棚子,挖坑,把木头立起来,逐一绑扎在一起,搭起了棚子的框架,再用芦苇做墙面,像撘篱笆一样,把西面围起来,最后把席子盖在棚顶,一个密封的棚子便成了形。
最后,用泥巴糊在芦苇外面,棚顶也糊上泥巴,用茅草盖上一层,棚子便密不透风了。窗户是要留好的,保证透光性,不过,没法做木窗户,只能买了几尺纱布挡了挡。
第三天棚子晾干了,王洵异又让魏河在里面盘起了火炕,这样棚子里温度能更高一些,只是费一些柴,不过,烧出来的热水正好能用来洗菜。
一切准备就绪后,腊月初十那天,做工的人都搬了进去,众人自是一番夸赞和感谢。
条件不允许,王洵异也只能给大家这些保障了,等春天的吧,工坊一定要先盖起来。
这几天除了搭棚子外,丁大山的事也说好了,以后,丁大山每日来土台村上工,按领班给开工资,每日十五文,负责记账的同时,也负责收菜和进出库,王洵异特意按着后世的记账表格给丁大山制作了一本记账簿,同时规定了上下工时间,让丁大山把控。
家里的事总算暂时告一段落了,这几天徐大膀子在镇上说是也签了几单生意,后来又去山上换他的师弟们下山,煮盐的活计全部交给了他家来做,两家人都忙得没时间,居然忘记了教王洵异功夫。
至于丙干那边,王洵异是去镇上买纱布等材料时见到的,这家伙见了王洵异后,立即拉着他躲到了小巷子里,左右看了看无人,这才和王洵异说话,这份小心,做一个卧底倒是合格得很。
打听了杨家的咸菜销路,王洵异给了丙干几十文钱后,便离开了。
原来杨家在县里有个南北铺子,所有的咸菜都在那边出货,有固定的客源,要想截胡杨家的生意,还是要去县里打探,至于固定的客源丙干也和王洵异说了两家,一个是向北销售的姓刘的商人,一个是向东销售的姓马的商人,王洵异让丙干大致描述了两人形貌,记在了心里。
腊月十二这天,王洵异终于抽出了时间,要往襄县去一趟了。
这一趟去襄县,主要是两件事,一是,要去找找什么赤火岭五光洞的高人,请回来超度亡魂,二便是打探咸菜商人,最好能够搭上线,顺道王洵异也想去看看狗蛋娘说的那个在狄家做下人的小姑子。
陪着王洵异出门的是柯洁,魏河、王先霸要卖鱼离不开,徐大膀子等人更忙,只能抽出来柯洁一个人跟着,两人是赶着马车走的,没有封闭的车厢,拉着的是牛板车,王洵异自然是把那套皮衣又穿上了,还在车上铺了小被子保暖,一路上倒也不冷。
柯洁跑惯了镖,这些日子窝在村里可是憋坏了,能去县里玩,自然高兴的很,王洵异也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心里还有些期待,最不舍得离开家反倒是那头驮马,一步一回头地,想多看一眼自己的驴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