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LK小说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 第196集:《城市商业,区域经济引擎》

第196集:《城市商业,区域经济引擎》

983年同个位置的老照片:那时城墙根下还摆着修棕绷的摊子,穿喇叭裤的青年骑着二八自行车经过。

\"商业活动的本质是创造记忆节点。\"林薇的话音刚落,空中忽然飘起彩色的灯笼——那是南州新开发的\"电子孔明灯\",每个灯笼都带着商户的祝福代码,扫码就能看到定制的动画。赵磊看着灯笼升到古城楼檐角,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逛灯会,父亲总说\"做生意就像点灯,要让人家远远看见光,就想往跟前来\"。

第四章 青石板与光纤网

秋天的某个清晨,赵磊发现仿古街的青石板缝里长出了嫩草。他蹲下来拍照时,手机收到林薇的消息:\"海星天地的光伏地砖发的电,够给整个商圈的路灯供电了。\"配图里,那些嵌着太阳能板的地砖在阳光下闪着微光,行人踩上去时,砖面会亮起指引方向的箭头。

南州的夜市开通了\"云逛街\"直播。卖桂花糖藕的李叔对着手机镜头切藕,弹幕里立刻飘过\"要多糖\"的留言,后台系统同步给厨房调整甜度。林薇团队开发的\"味觉模拟器\"正在测试,观众点击屏幕上的糖藕图片,佩戴的设备就能释放出相似的香气。赵磊看着直播数据,发现凌晨两点还有海外华人在下单,冷链物流会把真空包装的糖藕配上ar说明书,扫码就能看到李叔教的\"如何还原刚出锅的口感\"。

海星天地的\"垂直农场\"成了新地标。三十层楼的玻璃幕墙里种满了蔬菜,ai根据人流量自动调节补光时间,当某个餐厅订单激增时,系统会通知机器人采摘对应的蔬菜。林薇带南州考察团参观时,指着楼顶的雨水回收系统说:\"商业中心不该是水泥森林,要像古城的护城河,能涵养城市的生机。\"赵磊摸了摸玻璃墙上的水珠,想起南州改造时保留的那口老井,现在井台边装了水质监测屏,实时显示着地下水的酸碱度。

第五章 商脉永续

2023年的跨年夜,南州古城和海星天地同时点亮了\"商业共生\"的灯光秀。赵磊站在青铜门上,看着无人机在夜空排出\"∞\"的符号——那是林薇提议的,代表商业传统与创新的无限循环。手机忽然震动,是王记茶干的老板娘发来的视频:她的孙子正在用vr眼镜\"逛\"海星天地的跨年市集,眼镜里的虚拟摊位和南州的实体商铺实时联动,孩子在这边买的茶干,那边的机器人马上就能包装发货。

林薇在海星大厦的天台放下望远镜。江对岸的南州古城灯火璀璨,护城河上的画舫装了全息投影,把《清明上河图》的场景投在水面上。她想起十年前那个在城隍庙开会的下午,有个老商户说\"做生意就像挑担子,一头是老理儿,一头是新法子,得 balance 好\"。现在她的团队正在开发\"商脉基因库\",用区块链技术保存每个商圈的独特记忆,就像南州人把宋代的方孔钱封存在新铺的基石里。

赵磊收到林薇发来的邮件,附件是《城市商业生态白皮书》的终稿。其中有段话让他想起捡到的那半枚铜钱:\"真正的商业引擎,不是拔地而起的摩天楼,而是像古树的根系,深深扎进城市的历史土壤,又不断向阳光生长。当青铜门的铜绿与电子屏的光轨在时空里相遇,商业就成了永不停息的传承与开拓。\"

此时的南州仿古街,最后一批游客正在扫码领取\"商脉护照\"——集齐十个老字号的ar印章,就能在街角的3d打印机上免费制作属于自己的\"商业记忆徽章\"。赵磊抬头看向夜空,那些带着商户祝福的电子灯笼,正顺着城市的风,飘向每个亮着灯的窗口。而三百公里外的海星天地,有个孩子指着大屏上的古城门模型问妈妈:\"那里的青石板,是不是也能听见我们的笑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