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LK小说 > 李世民与渔家女曹婉儿的邂逅情缘 > 第161章 冬阳惊雷

第161章 冬阳惊雷

火毒排出,方能炼出精纯坚韧之‘金母’。”

工匠们听得云里雾里,但“水洗煤炭”、“改进鼓风”、“加固炉膛”、“加石灰石”这几个具体操作指令却是明白了。

在曹婉儿调配资源支持下,他们开始笨拙而执着地尝试。虽然初期失败频频,炉子炸膛、铁水报废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当第一炉使用初步处理过的焦炭、

配合改进鼓风和新炉衬炼出的铁锭,其质地明显优于以往时,整个格物院都沸腾了。那铁锭闪烁着一种更深沉、更均匀的光泽,

敲击之声也更为清越。这直观的成果,比任何玄妙理论都更有说服力。

纺织工坊里,“天机锦纹”提花织机在能工巧匠的手中逐渐成型。

林悦提供的复杂提综原理图,被工匠们理解为“以机关之力,模拟天女织云之巧思”。

当第一匹带有前所未见复杂缠枝莲花纹的锦缎在梭子飞舞中缓缓呈现时,连见多识广的宫廷采办都为之震惊。这效率与精美度,远超手工挑花。

筒车(龙骨水车)的设计图被送到水利工匠手中,解释为“引江河奔流不息之力,化‘水龙’汲水,泽被高旱之地”。

在城郊一处坡地试验安装成功后,看着水流被轻松提上数丈高的田地,围观的老农激动得跪地磕头,高呼“郡主仁德,天工显灵!”

这些“格物”的成果,如同初春的溪流,悄无声息却又坚定地渗透着。

新犁在春耕前开始小规模试用;质地更好的铁器被优先用于打造农具和修缮兵器;

新织锦的华美让宫中和权贵趋之若鹜;筒车的成功让工部开始规划在更多干旱地区推广。

长安城的街巷间,开始流传着“仁心郡主”不仅医术通神,更能“沟通天地,巧夺天工”的传说。~x`w′d+s*c-.?c?o¢m*

一股蕴含着变革力量的新风,确实在帝国的土壤下悄然萌动。

然而,阳光之下,总有阴影。

承庆殿的废墟虽被清理,但那股深入骨髓的寒意,并未从韦贵妃的心头散去。劫后余生的庆幸早已被滔天的怨恨和不甘取代。

她看着曹婉儿因献药救主、主持格物而声望日隆,甚至隐隐有超越后宫妃嫔,成为帝后身边最倚重之人的趋势;

看着自己的儿子承宏因承烨闯宫一事,虽未被牵连,却在父皇心中地位尴尬;

再想到自己苦心经营多年,却因承烨的疯狂和观音显圣而功亏一篑,险些丧命……这一切都像毒蛇般啃噬着她的心。

她不再哭闹,不再歇斯底里,而是变得异常沉默和阴鸷。

她遣散了大部分宫人,只留下几个绝对心腹。每日诵经礼佛,姿态无比虔诚,但眼底深处燃烧的,却是复仇的毒焰。

她开始利用家族残存的影响力,以及多年在宫中编织的隐秘网络,不动声色地收集着关于曹婉儿和格物院的一切信息。

“格物院?哼,奇技淫巧,哗众取宠!”韦贵妃听着心腹宫女的密报,指尖捻着一串冰冷的佛珠,

“那曹婉儿,不过一介医女,仗着几分运气和妖法,竟敢妄谈‘格物致知’,染指工造?陛下和皇后被她迷惑,本宫却看得清楚!什么‘观气韵’、‘调精华’,尽是些装神弄鬼的把戏!

那所谓的‘精炼石炭’,炼炉炸了多少次?耗费多少银钱?那‘天机锦纹’,不过是机关取巧,怎及得上苏杭绣娘的手艺?还有那‘龙骨水车’,劳民伤财!”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去,想办法,接触格物院里那些不得志的工匠,或者对曹婉儿不满的人。重金收买,许以厚利。

本宫要知道他们遇到的麻烦,越详细越好!特别是那些……容易出乱子、能引起非议的地方。”

她要的不是立刻扳倒曹婉儿,而是要找到这些新生事物脆弱的核心,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致命一击。

曹婉儿和林悦推动的变革,在她眼中,不过是又一个需要摧毁的目标。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风尘仆仆的承烨正经历着他修行之路的第一道考验。

他凭着皇家身份和一股执念,顺利登上了天界南天门。然而,天庭的广袤与仙神的冷漠远超他的想象。

斗战胜佛孙悟空行踪飘忽,或于花果山宴饮群妖,或于灵山听佛祖讲经,寻常仙吏根本不知其确切所在。

哪吒三太子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或于陈塘关旧地显圣,或领天兵巡视下界妖魔。

承烨在天庭外围徘徊数日,求告无门,仙官们看他虽贵为皇子,但灵力平平(观音只是压制了他的疯狂,并未提升其修为),又无仙缘引荐,态度不免敷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