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LK小说 > 宅中戏精求生记 > 第50章 寿礼巧思聚人心

第50章 寿礼巧思聚人心

底下嗡地炸开一片声:“我会剪窗花!”“我能写毛笔字!”“我家那小子会扎灯笼!”连一向缩在角落的老孙头都搓着双手:“我管库房这么些年,挑块最结实的木板做框子,保准能撑个十年八年!”

苏若苕望着闹哄哄的人群,突然想起在观音庵时,主持让她管香客捐的香油钱。

那时总有人说“小师父年纪轻,管不好账”,可她把捐钱的人名字刻在功德碑上,倒比从前收得更多。

如今这道理倒也通——谁不乐意把心意明明白白摆出来呢?

午后的阳光刚爬上廊角,门房小厮就捧着个檀木盒来。

苏若苕掀开盒盖,里头躺着个青瓷小罐,罐身刻着西域文的“龙涎”二字,底下压着张信笺:“闻君筹备寿宴,此物或可添香。”字迹清俊如竹,末尾画了朵歪歪扭扭的并蒂莲——顾砚之总说自己字丑,偏生爱画这个。

她把瓷罐凑到鼻尖,轻烟似的甜香立刻钻进肺里。

“张厨娘!”她喊,“把这香料掺到寿宴的莲子羹里,再让‘寿面组’的人把面剂子揉得软些——老夫人牙口不好。”

张厨娘拎着菜刀过来,刀尖儿还挂着片姜:“这香料金贵,可别糟践了......”话没说完,闻着味儿眼睛就首了,“得嘞!我这就去灶房守着,准保熬出锅蜜里调油的羹!”

傍晚时分,春梅捏着块帕子来,帕角沾着点墨迹:“我家姑娘说,园子里捡着封信,不知是谁掉的。”她递信时指尖抖了抖,苏若苕注意到她腕子上有道红印——像是被什么绳子勒的。

信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写着:“百寿图需百人齐心,若有一人作假,全局皆毁。”苏若苕把信纸对着光,见背面有块淡青的压痕——正是苏若菱常用的螺子黛。

她把信往袖中一塞,喊来小满:“去绣房查查,这两日谁总往里头跑。”

小满挤眉弄眼:“是不是又有谁偷线?上回三小姐屋里的小桃......”

“嘘——”苏若苕戳了戳他额头,“查仔细了,明儿早来回话。”

夜幕降临时,佛堂前的灯笼全点上了。

梅香带着绣娘坐在廊下,银针在绢子上穿来穿去,像群萤火虫;阿花在廊角支了个小灶,寿桃糕的甜香混着龙涎香,飘得满院子都是;大牛扛着绣绷子来回跑,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子;老孙头蹲在台阶上,拿着刨子打磨木框,木屑落了满地,在灯笼下像撒了把金粉。

苏若苕站在佛堂门口,望着这团热闹的烟火气,摸了摸心口的小玉佛。

生母留下的虎符还在里头藏着,可此刻她突然觉得,比虎符更暖的,是这些被主母嫌“上不得台面”的仆妇小厮,是梅香绣到一半抬头时的笑,是阿花把热乎的寿桃糕塞给张妈妈时说的“您尝尝,比昨儿的甜”。

主母不是想让她难堪么?

苏若苕望着雪地里渐渐成型的“寿”字绣样,嘴角慢慢勾起来——她偏要让这百寿图,甜得主母牙根儿都发酸。

风卷着雪粒子扑过来,她裹紧斗篷往屋里走,却听背后传来梅香的声音:“姑娘你瞧!这‘寿’字的金线,比我从前绣的都亮堂!”

“亮堂就对了。”苏若苕转身笑,“等老夫人寿辰那日,咱们要让这百寿图,亮得把京都的雪都照化喽。”

佛堂的灯影里,绣针还在飞,笑声还在飘。

这场寿宴,才刚刚开始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