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LK小说 > 五代十国那些事儿 > 第5章完结

第5章完结

安禄山后来又一身兼任数镇节度使,便与宰相李林甫这一深谋远虑有关。~嗖-搜\晓¢税.枉* ,埂¨欣`醉*筷*李林甫的精明打算,巩固了自己的相位,却给帝国的危机埋下了种子。

天宝二年(743年),安禄山第一次以节度使身份入朝奏对,甚得玄宗欢心。据说安禄山向玄宗表白:“臣若不行正道,事主不忠,(虫)食臣心。”(《安禄山事迹》卷上)据说听了这话,玄宗非常感动,加给他骠骑大将军的军衔,虽然这是一个虚衔却也预示着安禄山日后的平步青云。

天宝三年(744年),朝廷加封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任命礼部尚书席建侯为河北黜陟使,席建侯称赞安禄山公正无私,朝廷宰相李林甫、户部尚书裴宽也都称颂安禄山忠君爱国。以上三个人都是玄宗所信任的大臣,于是安禄山愈加受到玄宗的宠信稳固不可动摇。此时,安禄山完成了对玄宗政治声势上的包围。正是由于玄宗这种稳固不可动摇的信任,造就了日后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稳定了朝廷对他的绝对信任,继而在公元745年即天宝四年,发动了对奚和契丹的战争,以此谋求在军事战功上的成绩而求得玄宗的更加宠爱。,j+c\h.h-h′h?..c¨o,m*奚和契丹原本是归附唐帝国的少数民族政权,分别迎娶了唐朝公主。安禄山发动战争后,奚和契丹便杀掉了唐朝公主反叛。虽然安禄山出兵讨叛并击败了他们,但是却使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对朝廷丧失信任和信心。

公元747年正月十一日,唐玄宗任命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兼任御史大夫。表明安禄山的身份既是封疆大吏,同时也是中央政府内阁重要成员,更兼有监察百官之责。于是安禄山命令自己的亲信部将刘骆谷常驻京城长安,刺探朝廷的动向,一举一动都要向他报告。如果安禄山有事要向皇帝奏表,刘骆谷就替他代写上奏。从此,朝廷举动皆在安禄山的掌握之中。这一点充分说明安禄山的情报机关已经安置在了朝廷之中。同时也完全表明安禄山是有政治野心的。因为他已经在监听朝廷的动向了。

天宝九载(750年),安禄山入朝,献奚俘八千人,玄宗命吏部考功司的官员给安禄山“上上考”的政绩,赐爵东平郡王。~天\禧?暁^税+王^ ?追¢醉¨鑫?彰*劫?唐代官员考评,为九个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上上考是最高等级,实际上一般是没有上上考的,这是一种殊荣。唐朝建立以来,还不曾封将帅为王,安禄山是破天荒第一次。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玄宗《封安禄山东平郡王制》,其中表彰安禄山的军功,充满了溢美之词:“上柱国柳城郡开国公安禄山,性合韬钤,气禀雄武,声威振于绝漠,捍御比于长城。战必克平,智能料敌,所以擢升台宪,仍仗节旄。既表勤王之诚,屡伸殄寇之略。”在玄宗心目中,安禄山完全是一位智勇双全百战百胜的将军,俨然是东北方的长城,大唐帝国东北的屏障。

同时玄宗又加安禄山为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在原来采访使之外,又加处置使,其职责是考察黜升地方官吏,这为安禄山培植私人势力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他实际上掌握了河北道州县官的黜陟任免权。后来安禄山已反,常山郡太守颜杲卿起兵抗击,被叛军俘获,押解到洛阳见安禄山。安禄山数落颜杲卿忘恩负义,说:“你起先只是范阳郡户曹,我上奏朝廷,辟引你为判官,没几年又提拔你为郡太守,有什么对不起你呢,你竟反我!”

阴历八月五日是玄宗的生日,叫千秋节。为了给玄宗祝寿,安禄山进献山石功德及幡花香炉等物。这年十月,玄宗在骊山华清宫接见安禄山,并在昭应县与长安城为安禄山营建第宅。据说,玄宗亲自向督办大臣和工程师说,安禄山眼高,一定要造得富丽堂皇,让此胡一见倾心,千万不要为了省一点儿钱叫他笑话。

天宝十载(751年)二月,朝廷任命安禄山为河东节度使。至此,安禄山一身兼三大军区司令长官,又担任掌握河北道各级官员仕途命运的采访处置使,权力迅速膨胀起来。史书上说他“赏刑己出,日益骄恣”——在三镇和河北道,对官员们的奖赏和惩罚都由安禄山决定,他就越来越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天宝十一载(752年)李林甫一死,安禄山心理上就更无所顾忌了。李林甫专权误国,但他诡计多端,安禄山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