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LK小说 > 五代十国那些事儿 > 第76章完结

第76章完结

穆宗的游猎场地大多数在怀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当地有几座山风景秀美,麋鹿成群,很适合打猎。_卡¨卡`晓_说?蛧~ ^首·发_一是黑山,一是赤山,还有太保山。穆宗一年四季打猎,基本上都在这几座山里。

在公元969年的二月,辽穆宗又来到黑山游猎,在和随从们饮酒时又喝醉了。可能是在半夜时醒来后,向左右要食物吃,结果没人答应,穆宗大怒,要杀做饭的人。这些人很害怕,连夜就起来反抗了,共六个人,有近侍,有做饭的厨子,以送饭为掩护,持刀进入穆宗的营帐,杀死了穆宗。穆宗的残暴,对近侍的残忍终于有了恶报的结果。

穆宗死后,帝位又转到了阿保机长子耶律倍一支,由辽世宗的次子耶律贤即位,这就是辽景宗,景宗和之后的圣宗经过改革,使辽达到了全盛时期。

第六章 匡胤建宋,天下归一

五代十国时期的结束,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赵匡胤从无名小卒到掌权将领再到黄袍加身的王者,也一步步见证了后周的灭亡和大宋的崛起。中国历史跨入了新的一页,征战统一、文治武功都告诉我们宋统治阶层不愧为新历史的书写者。+二^捌_看*书~旺- ¨已_发!布_蕞/辛~璋-劫·

壮志未酬,后周英主柴荣

中国历史上的皇位继承当中,一般只有父传子、叔传侄、爷传孙,最不济的也是同姓家族中的堂兄弟或养子等,绝不可能传给外姓。只有后周时的周太祖郭威传给内侄柴荣,是唯一的例外。

不过这柴荣确实给郭威争气,他当上皇帝后,把后周国力发展得蒸蒸日上,给后来的北宋留下了大好的基业,只可惜他死得太早,不然就不可能有唐宗宋祖里面这一“祖”。不过他不死,也许赵匡胤也能篡位称帝,毕竟柴荣把军权都交给了这个居心叵测的小人,如果柴荣泉下有灵,也只能后悔自己为什么要用赵匡胤了。

柴荣的父亲是郭威皇后的哥哥柴守礼。柴荣自幼就随姑母在郭威家,郭威对这个内侄很是喜欢,视同己出,后来就收他为养子。柴荣小时聪明伶俐,且为人谨慎。他曾跟随大商人远走江陵,做茶叶生意。由于从小跟从原本贫寒的姑父郭威,行商走贩跑过许多地方,接触到下层社会各色人物,所以柴荣既懂得民间疾苦,也看到官吏的腐败与残暴,深知当时社会的积弊。¨零′点~看,书+ _首^发?

后来郭威担任军职,柴荣也跟随姑父逐步逐步地培养起军事和政治才能。公元951年,郭威称帝建周,柴荣则以“皇子”身份担任澶州节度使,受封为太原郡侯。在澶州,柴荣得以初步地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使他在地方上赢得了好名声。柴荣的政治才能和声誉,深得郭威的欢喜,并在自己百年后,将后周的皇位传给了他。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柴荣就烧在北汉身上。公元954年,北汉皇帝刘崇趁后周国丧,领兵攻周。柴荣率军亲征,在高平一仗,击溃北汉。高平大胜的第二天,柴荣烧了第二把火,即整肃军纪,将临阵逃跑的樊爱能,何徽以及偏将七十余人统统按军法处置,临阵投敌的士兵亦皆就戮,使得军队风气大变,军威更加振奋。随后,柴荣便率大军北上,将北汉的太原城团团包围,但因粮饷发生问题,又加上连日大雨,柴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

通过这次出征,柴荣认识到整顿军纪的重要,回都后更是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整顿军队的工作。对于作战有功的人,皆加官行赏,如赵匡胤因作战得力,升为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对于怯敌逃阵的人,则予以惩罚。他严明军纪,凡有犯法,不论何人,一概处罚。

通过整顿军队,后周的军事实力得以加强,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为以后的征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柴荣在郭威改革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全面改革。

柴荣求贤若渴,他学唐太宗,无论什么级别的官员,只要有所见,都可以写成表章呈上,并从中发现和选拔经国之才。只要有才能,不管名位资历,柴荣都设法搜罗来,加以录用。柴荣还对科举作了整顿。公元955年考进士时,礼部侍郎主考因循苟且,不作选择,柴荣命令重考,结果原取进士16人只有4人及第。柴荣还恢复久不举行的制科考试,广泛搜罗有用的人才。

柴荣在搜罗了大批人才的同时,还大力整顿吏治,反对贪污腐化。他自己自小艰苦朴素,称帝后依然保持了俭朴的作风,生活上力戒奢华。他禁止地方官进贡甘鲜食品,并要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