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LK小说 > 盐铁往事:两千年前的货币战争 > 第24章完结

第24章完结

你可以想象一下,几乎没有弹性的东西是什么,排球有弹性,篮球就差一点,而铅球你把手拍肿了也压不下去,很硬。*丸\夲?神!栈! \首?发¢对,就是这个感觉,所以我们又经常听另一些经济学专家说什么“刚需”。如果当日有经济学专家,则必定会说,盐和铁呀,都是“刚需”,“刚需”你懂吗?“刚需”就是涨价是合理的,我看不是涨得太多,而是涨得太少。专家通常喜欢这么忽悠,搞得大家都觉得买不起不是价格贵,而是自己太不能挣钱,简直就是活该。其实撕下这些个名词的面纱,就会发现,其实“刚需”什么的都是浮云,垄断才是根本,没有垄断,“刚需”也就那么回事。粮食刚不刚需?为什么不能可劲儿吹泡泡?因为很难垄断嘛,丰收年价格低,灾荒年价格高,市场反应很灵敏嘛。所以“刚需”就是一副强盗逻辑,就是我吃定你了,我就涨价了我就涨了,有本事别买,有本事你去别家买呀,有本事你去买别的呀,告诉你,你口袋里带了多少钱,我就能把价格标多少,你还只能乖乖掏钱,你信不信?

所以一旦垄断,“刚需”不“刚需”的,就比较重要啦。.m!y.j\s,c¢h`i\n¢a^.′c`o¨m!那么什么样的东西垄断起来后,可以放心涨价,不担心没人买呢?只有两种,一种是必需品,另一种是上瘾品,而且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条件就是不可替代。

盐就是前者。盐不能不吃,再贵也得吃,而且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少吃都不行。风波少年时候,在家务农,挥汗如雨,半天后就会觉得肚疼难忍,喝一碗盐水就好了,这就是缺少氯化钠的反应。所以城里的小白领们,公务员们,即所谓“士”们也许还可以忍住两天不吃盐,乡间的农民,作坊里的工人,不吃盐,甚至食物过于清淡,可能连干活都没力气。这也是我们翻古书,发现古人日常消耗的盐比我们要多得多的缘故,不是人家口味重,实在是人家活儿多。所以盐是必需品。更重要的是,还不可替代,氯化钠涨价了,总不能吃亚硝酸盐或碳酸钙去,虽然亚硝酸盐也有咸味,而碳酸钙也能补骨头,长力气。而福寿膏则属于后者。一旦上瘾,再贵,他砸锅卖铁也得去吃,而且在当时不可替代,大清国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那玩意。¨E,Z¢小*说!罔/ ?追~罪?新!蟑*踕,所以两千年前,刘野猪用盐打败匈奴,两千年后,洋鬼子用福寿膏打败大清国。

与盐相似的,还有土地。如果把土地收归官府,进行垄断,盖个房子先交一大笔钱,住上房子还年年交钱,既是必需品,也无可替代,也是能成为所谓“刚需”的。不过在管仲的时代却不现实,因为这和盐的专卖不一样,盐涨上一倍,对日常生活影响也不算太大,而一旦土地被垄断,价格翻一番,小康就会变成温饱,而温饱则变成赤贫,整个下降一阶层,这就不是“与民争利”,简直是“劫民之财”了。人家嘴上不说啥,总可以用脚来说吧,当时天下也不只有一个齐国,那么多的国家可以去,还都是免签的。再说那年月,交通又不方便,人口又少,人家即使不移民,跑到深山里,你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与福寿膏相似的,则为烟草。烟瘾危害远没有福寿膏大,但也极难戒除,涨价了,人家可以抽得档次低一点,可以少下几次馆子,少买几件衣服,也必定要照顾烟草的生意。不过在管仲那年月,烟草还在美洲土地上生长着,等到两千年后,才被一伙欧洲人发现,然后再到中国。但由于烟草的“刚需”性质,所以很多年后,烟草也和盐一样,很轻松、很固执地成为首选垄断产品。

现在回过头来说管仲。管仲从纯指令经济的封建社会里把生产力释放出来,大搞市场经济改革后,顺便搞了一手“官山海”,“利出一孔”,并开了盐铁专卖的先河。种植业和制造业都有了长足进展,农民固然丰收了,而官府也赚得盂满钵满,接下来在商业和服务业上,管仲又有些什么举措呢?

措施主要有四样,减少税收,吸引外资,提倡消费,货币杠杆。具体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18.赚富人的钱

兴许有同学留心过洋鬼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