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只消把几位大佬著作的第一句话拿出来比比就知道啦。¢欣/丸~ - ^神?占· .追*蕞*鑫\漳_节,
先看看儒家的。《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同志,快乐学习、终身学习的大力推行者。《孟子》,第一句,“孟子见梁惠王,王曰”,一个到处找工作,自视甚高却总不能实现理想的职场中年。《荀子》,第一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一个反复叮咛的好老师,同学们,高考就要到啦,你们不要放弃学习啊。儒家的优点在于实在,贴心。
再看看墨家的。《墨子》,第一句,“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公元前五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你们怎么都不急,我都替你们急。一个救世者,一个热心肠的人,一个急性子,仗义执言,快人快语。墨家的优点在于直率,热心。
再看看法家的。《商君书》,第一句,“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於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几位大佬在共商国是,一看就是做大事情的人。/x.i~a\o′s?h`u′o\z/h~a+i+.¢c¢o,m^《韩非子》,第一句,“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一上来就是死呀活呀的,乖乖不得了,要出人命啦,改革是要付出流血的代价的,而这第一的血,就要从改革者自己开始。法家的优点在于冷静,透彻。
最后看看道家。《老子》,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世外高人哪!初一听,你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初二听,好像明白了点儿,初三再听,又糊涂了,初四再听,才知道,这还真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哪!《庄子》,第一句,“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看看人家这眼界,这气势,儒墨法们那些争啊斗啊爱啊恨啊的,简直就是浮云嘛,啊不对,连浮云都算不上,只能算浮尘,在一亿光年望过去,不就是一个肉眼都望不见的小点点上面发生的一瞬间的事情么?所以也无怪乎人家看得开,想得开,放得开。不要想歪了,放得开可不是“思想大胆,作风开放”的意思,而是说人家放得下,来便来了,走便走了。~秒?蟑,截^暁-说′旺? .醉?芯\璋^結?耕~歆?哙?秦国没有吞并六国那会儿,在稷下聊天的聊天,在濠上看鱼的看鱼,等六国亡了,他们就回到山里去啦,由着墨被除,儒被坑,法被砸。看到没有,这才是真正看得通透,在乱世,活下来就好啦,不要尽想着出风头,做那乱世里的英雄。
所以先秦思想界四大门派,比亲和力,无过于儒家;比执行力,无过于法家;比凝聚力,无过于墨家;但比洞察力,无过于道家。在儒墨法把所有的注意力执着于人事的时候,道家的注意力早已超越人事,直达天道。
儒墨法都是现实主义者。儒家也讲天命,但更注重谋人事,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天命是冥冥中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就行了,用不着为它烦恼,也用不着苦苦为之求索,只做你能做的。墨家也研究科学,但那都是为劳动人民普罗大众服务,比如如何利用机械的力量守城,如何利用逻辑的力量求知,至于那些与生活生产无关的知识,不求也罢,浪费时间精力,有这个时间,能做多少为人民服务的事情。法家也深悉人性的局限,也洞见了以德治国的不靠谱,但他们仍然企图用一整套繁复的法律和制度来实现他们心中的乌托邦,而这套法律和制度的推行和维护,仍然还是要靠人,为此他们殚精竭虑,惨淡经营。
道家,也只有道家,是真正的超现实主义者。他们的眼睛省略过流民,伤兵,和大国的雄霸,只凭那天才的洞察,集合起星星、寓言和直觉的力量,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心也许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
道家,也只有道家,才真正认识到人力的局限,那些以为人定胜天的儒墨法们,实在是太狂妄了些,过多的干涉,反而适得其反。所以道家宁愿做隐士,也不愿意去做什么改革家、革命家。改革又怎么样?无非是新桃换旧符,产生一批改革新贵罢了;革命又怎么样?无非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天国之路,常常也是奴役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