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LK小说 >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 > 第38章完结

第38章完结

这一番话是说继续维系大宋与南唐的友好关系,但又棱角四见,大有敲山震虎的意思。+微¢趣`小¨税?枉¨ \追,最*歆+蟑¨結+

李煜看到陈洪进两头下注,大为不满,但如何回复大宋,也是难题。李煜朝中也有人,就起草了回复表章说:“洪进多诈,首鼠两端,诚不足听。”

陈洪进这人多诈术,做事首鼠两端,实在不值得相信他。

这个表章向赵匡胤表达了南唐的不满,又从道义上打击了陈洪进,暗示了如果有一天讨伐清源军,也是事出有因。更深一层意思就是提醒赵匡胤不希望大宋与清源军走得太近。

陈洪进给大宋上表章在乾德元年,公元963年,这个时候,赵匡胤正在计划攻取南汉。南汉在今天广东一带,清源在今天福建一带,南唐在今天江西、安徽、湖北一带。如果南汉被攻取,往东一拐就是清源军。现在,南唐西面的荆湖之地已经被大宋收复,东面的吴越早已跟大宋保持政治一致;如果南汉、清源再被大宋收复,南唐就要四面受敌。这是南唐非常恐惧的地缘政治变异。李煜给赵匡胤的回复,事实上透露了这种担心,他正在以微弱之国的最后一点政治勇气向大宋帝国表达国家独立的意思。+咸~鱼\墈¢书·王. ~首_发?南唐实在不希望清源军与大宋走得过近。

赵匡胤理解南唐的忧惧,但帝国一统在所必得,所以又给李煜下诏,重申前议,告知他不必担心。李煜于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听凭清源军周旋于两国之间,不做应对。

陈洪进从此开始公开向大宋朝贡。三年后,建隆四年,清源军向大宋进贡白金万两、乳香茶药万斤。

李煜得到消息后,感到来自南北方向的威胁,借着与大宋睦邻友好的政治时机,再次向赵匡胤上言,请求取消对陈洪进的节度使任命。

赵匡胤再次回复李煜,表达了三层意思:一、对清源军的任命不能取消;二、南唐不必担心,大宋目前没有攻取南唐的意图;三、南唐应该理解帝国一统的趋势。李煜收到来自帝国的消息,知道无法变更这一趋势,不免更加忧惧。

又过了几年,太祖赵匡胤改清源军为平海军,更授陈洪进节度使节钺,并任命他为泉州、漳州观察使、检校太傅,还赐给他一个荣誉称号:“推诚顺化功臣”,为此特意铸印给他。*丸\夲?神!栈! \首?发¢陈洪进的两个儿子也分别被封赏为平海军节度副使和漳州刺史。陈洪进对大宋帝国更为恭顺,更多的进贡物品源源而来。

程德玄机谋善断

陈洪进在大宋与南唐之间周旋了十几年。

但他每年给这两个宗主国进贡,这就需要厚敛于民。他为了更多地榨取民间财赋,开始卖官,而且是强卖。他规定,凡是家财在百万以上者,必须按照规定阶梯性缴纳财帛,藩府则给一个荣誉职称,一个清闲的府官,可以免除劳役。他治理下的州郡与留从效比,幸福指数下降。

等到江南平定,李煜归降,远在浙江的吴越王也开始向大宋表示愿意效忠,开始频繁地往帝国朝觐。这时候除了山西的北汉,尚未纳入大宋版图的割据势力只剩下吴越国和平海军(即原来的清源军)。

这让陈洪进更不自安。他想,他得比吴越国表现得更忠诚、更恭顺一些,就派出了自己的儿子陈文颢前来朝见宋太祖赵匡胤,并带来名贵乳香万斤、象牙三千斤、龙脑香五斤。

太祖很愉快,下诏,召他“入觐”。这是进一步确定陈洪进“归顺”的仪式。陈洪进可能有过犹豫,但他最后选择了听话,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贡品,前往东京汴梁。但他刚翻过武夷山,走到南剑州(今福建三明市)时,得到了太祖驾崩的消息。他当即决定,返回藩镇,举办丧礼。

太宗即位后,给陈洪进加官检校太师。

第二年四月,陈洪进继续太祖朝故事,亲自到东京汴梁来朝见太宗。太宗也很愉快,派出特使,翰林程德玄,南下六百里,到安徽宿州去迎接这位南部藩镇大员。程德玄,是大宋历史上神秘人物之一。赵炅未称帝时,他就在王府做干事。当初太祖逝世,太宗入宫,他就有赞助之功。这次迎接陈洪进,准备乘船渡过淮河时,遇到暴风,淮河上浪涛骤起。众人皆惊恐失色,请求暂停南下。程德玄说:“我带着君王之命,须按期到达宿州,岂能逃避风险延误日期!”于是做了一场祝酒仪式,据说风浪很快就停息了。此人机谋善断,这次太宗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