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LK小说 >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 > 第110章完结

第110章完结

大宋著名的法学专家魏廷式,奉命出使河北,调查“契丹攻雄州之战”的来龙去脉,知道雄州有功,于是坚决为何承矩请功。.2.叭′墈!书¨王· _吾·错?内/容*太宗又派出内侍多人来核实,这才对何承矩及麾下有功者做了颁赏。

同年冬,雄州大捷、折御卿死后,太宗又斩杀了一个马步军都军头、澄州刺史孙赞。理由是:他擅自率兵进入敌境失利。太宗解释说:“军旅情况,朕都知道,信赏必罚,人们就会知道自我砥砺。孙赞,他一直想到河西边境去立功,朝廷就令他去监护河西石堡地方的戍卒。但与番贼接战之后,他却违背主帅号令,径自出击,结果陷没百余人。朕已经派遣使臣前往将他就地正法。这样的将领只要稍有违背军令,就不宽待,那么那些偏裨小校之类,哪里还敢不听从将帅命令呢!”

何承矩有功,久久不赏;孙赞主动出击契丹,遭遇正法。太宗这是有意不想再与契丹生出“边衅”,不想再与契丹有大规模战事。这是一个重要信号。

“雄州之战”后,太宗一朝余下的几年中,再也没有与契丹发生战事。/秒\彰·截¢暁~说?蛧* ·首/发¢

(上册完)

下册

壹 皇弟之死

宋太祖围困金陵旷日持久,还是不愿意无辜杀人;宋太宗攻取太原,契丹随时可能来援,看到将士争奋登城,他还是担心城破之后,控制不住而屠城,竟下令攻城稍缓。富有如此这般圣贤气象的人物,会谋于密室,暗中策划,杀害自家骨肉?

“金匮之盟”的“再传”版本

太宗赵炅,一生吞咽了三大苦果:高梁河之败,岐沟关之败,皇弟赵廷美之死。这最后一个苦果,让恪守“兄友弟恭”伦理大义的士大夫侧目,有一种诛心的说法甚至认为是他暗算了兄弟赵廷美。

赵弘殷和杜太后生有五个儿子。赵匡胤是家中老二,老大早夭;赵炅是老三,赵廷美是老四,还有一个老五,也早夭。按照以杜太后为主角的“金匮之盟”说法,赵匡胤之后,帝位传兄弟赵光义,而不传儿子赵德昭。这样,执掌乾纲者在二代之后,还是成年君主,不至于出现后周柴荣之后,孤儿寡母无法控制最高权力那种弱势格局,大宋似可因此避免因权力失衡导致的国家动乱。/x·1·9?9-t^x′t+.+c,o_m¨

太宗之后呢?于是,“金匮之盟”的故实中,又有了另外一个“再传”版本。也即由太祖传太宗,太宗再传兄弟赵廷美,赵廷美再传太祖之子赵德昭,由此大宋帝王重新回到太祖谱系。

这个说法来自于时人王禹偁。

王禹偁是太宗、真宗两朝的文人,有一部传为他所著的《建隆遗事》,“再传”说,就是由此书发端。

书中讲述了一个近于传奇的故实。

说赵匡胤对杜太后非常孝顺,对兄弟非常友爱,这种孝顺和友爱,几乎“旷古未有”。

有一次,赵匡胤在“万机之暇”,抽空召来晋王赵光义、秦王赵廷美,皇子南阳王赵德昭、东平王赵德芳,以及皇侄、公主等,到杜太后的房阁饮宴。书中有解释说,秦王赵廷美,乃是宣祖赵弘殷的第三子,也是杜太后亲生。有传言认为赵廷美是太祖的乳母所生,从王禹偁的说法来看,显然不是。

一家人聚会非常和睦。“酒酣”,太祖对杜太后说:“我百年之后要传位给晋王,让晋王百年后再传位给秦王。”

杜太后闻言大喜,说:“我久有此意,但不愿意说出来。我要万世之下,人们会传颂一个妇人生了三个天子!你这番话真是大孝,‘成吾之志’!”说罢,让晋王、秦王赶紧离席,拜谢大哥。太后又对太祖两个兄弟说:“今天的皇上,过去以布衣身份侍奉周室,曾经多次力战争取功名,那真是‘万死而遇一生’,这才做到节度使。等得到天命,做了皇上,这么多年来,几乎没有一天不在征讨,没有一个月不在打仗,真可以说是‘历尽艰危,方成帝业’。你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