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雪冤
钱若水为官一方,“弭冤白谤”的作为,也了不起。/x^g_g~k.s~.~c¢o′m?
他在同州做推官,负责地方各类案件审理工作。但知州却是个性格褊急的人物,多次任性处事,钱若水跟他争,他也不听。最后钱若水发布一个“预言”:“你这么干下去,有一天朝廷会罚你,让你赎铜。”
“赎铜”是唐代开始对某类人实行某类赎免政策的刑法。有时是刑法之上再加“赎铜”。就是要犯罪人向国家缴纳铜金属,一般从一斤到百斤以上不等。犯罪越大,“赎铜”越多。
这位知州还真叫钱若水说中了,果然有一事处理不当,被朝廷驳回,并处赎罪论。知州很惭愧,向钱若水道谢,但改不了,很快故态复萌。
同州有一个富民家的小女仆逃亡了,怎么也找不到。小女仆的父母就告到官府,知州就命令府衙的录事参军来审理此案。
这位参军过去曾经向富民家借贷,富民家没有答应,他早就怀恨在心,于是借这个案子开始制造冤狱。¢1\9·9\t/x?t,.·c·o,m^参军看小女仆找不到了,干脆就锻炼成小女仆被富民家父子数人合谋杀了,尸体丢到水里找不到了。总之大狱炼成,富民一家数口都是死罪。不服,就上刑。最后富民一家忍受不住酷刑,只好承认。州官也反复审验,认为没有问题。
但钱若水怀疑此案,留这个卷宗在推官办公室好几天,没有提出判决意见。录事参军就找到他,倒打一耙,问道:“你是不是接受了富民家的钱财,要替他脱罪啊?”
钱若水笑着对他说:“现在这好几口人,都要被判死刑正法了,岂可不多留几天,我认真看看这些判词状子?”
一直留了十来天,知州多次催促他赶快给意见,但钱若水就是不副署个人意见,同州上下都很奇怪,不知他要干什么。
有一天,钱若水找到知州,屏退从人后,对他说:“我钱若水之所以留着这个案子不动,是因为秘密地让人在找这个小女仆。现在,找到了。”
知州惊问:“小女仆没有死?现在哪里?”
钱若水就叫人将小女仆带到知州,也将她的父母带来。¢齐′盛^晓!说?枉? ¢庚*薪+蕞`全.然后隔着帘子问小女仆的父母:“你们要是见到自己的女儿会认识吗?”
小女仆父母答:“哪里有不认识的道理啊!”
于是,将小女仆推出来见。
父母一见之下认出,于是抱头痛哭。
知州升堂,将富民一家从狱中提出,打破枷锁,放他们走。
但富民一家不走,对知州说:“没有您,我们一家都被灭族啦!”
知州说:“这是钱推官的功劳啊,不是我的功劳。”
富民一家又去见推官钱若水。钱若水不见,说:“这是知州自求得到的结果,跟我没有关系。”
知州因为钱若水为人雪冤,救活好几个人,要为他奏论请功。但钱若水看得很清楚,对知州说:“我钱若水只求狱事正,人不冤死,至于论功,不是我的本心。况且,如果论功,那录事参军会怎么办?”知州对他这种姿态很是叹服。录事参军则到钱若水办公室,“叩头愧谢”。钱若水不说这事,但知州和录事参军在说,于是远近都知道了这件事。
这件事,就记载在司马光的笔记《涑水记闻》中。
钱若水也有捍御契丹、平定西夏的谋略,曾上书朝廷谈自己的战略意见,得到嘉赏。太宗一朝,钱若水得大臣体,有名士范,为后来的大宋名流,形塑为一种特殊的人格模型。
李昉不朝宋太祖
李昉是太宗一朝最有影响力的文人之一。
他在后周时代就享有大名。周世宗曾读过他的诗,对人说:“吾久知有此人矣。”于是,将李昉提拔为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后来又加史馆修撰、判馆事。李昉成为后周的一等一笔杆子,文名之大,仅次于范质。后周恭帝嗣位,&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