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年)春,沈约奉命修撰《宋节》,次年二月完成纪、传部分,
梁初写成30卷的志,全书告成。.1-8?6,t¢x,t′.\c?o¨m.他以凝聚了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爱诸人心血的
65卷本《定书》为基础,进行增删、订补工作,所以才在短时间内修完了这部卷帙浩繁
的历史著作。
《宋书》写刘宋历史,有一些独到之处。它概述南朝著名的“元嘉之治”的盛况:
“自元熙十一年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
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宋书》卷54《孔羊沈
传论》)这个概括是很能抓住要害的。对于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繁荣富饶的经济状况,沈
约也做了比较准确的记述。《宋书·谢灵运传论》叙述了自屈原以后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以及沈约的评论和他关于诗文用声律的主张,这是研究六朝文学史的珍贵材料。!晓?税_宅¨ ¢哽+薪~蕞~筷+《宋书》
在《蛮夷传》中记录了宋朝与亚洲邻国的交往,是对我国与这些国家关系史的珍贵记录。
在《天竺迦毗黎国传》中,记述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当时南方的传播情况,以及佛教与政
治和儒家的关系,反映了佛教被中国封建统治者接受和初步改造的过程,是研究我国佛
教史的重要材料。
《宋书》的志有八个门类,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
《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分量几乎占
全书的一半,是书中的精华所在。《律历志》详录杨伟《景初历》、何承天《元嘉历》
和祖冲之《大明历》原文。它和《天文志》颇能反映当时自然科学水平,是难得的科学
史文献。《乐志》记载乐器演变情况,汇集了汉魏晋宋的乐章、歌词、舞曲,在各史乐
志中有独特的风格。·比?奇¢中\文.徃/ ^勉¨沸¢跃/黩,《州郡志》记晋宋间州郡分合、户口消长及侨置州郡县的分布情况,
对于考察这一时期的地理沿革,具有珍贵的价值,等等。记事能超出刘宋历史范围,进
行通贯古今的历史考察,这是沈约有历史见识的体现。八志上包魏晋,弥补了《三国志》
无志的不足,使它们的价值更为突出。
但《宋书》缺少食货、刑法、艺文三志不无遗憾之处。
《宋书》列传多为合传或类传,传目大都因袭前史。在写法上,它大量使用了带叙
法。带叙法就是在一些列传中,将相关人物的简历、事迹,在传主行事的记叙中夹带写
出。在《卢陵孝献王义真传》中,写义真慎守关中时,怀疑僚佐王脩欲反而杀掉王脩,
顺便介绍王脩的生平。写义真逃离关中途中,遇见段宏单骑来寻,又插入关于段宏身世
的一段文字,接着再叙义真事迹。这是使用带叙法的典型例子。使用带叙法,“既省多
立传,又不没其人,此诚作史良法。”(赵翼《廿二史札记》卷9《宋齐书带叙法》)
这是沈约叙事得宜之处。
《宋书》纪传中,多载诏策奏疏和时人辞赋文章,保存了不少文献材料。《武帝纪》
载《禁淫祠诏》,《何承天传》载《谏北伐表》,《王徽传》载《与江敩辞官书》,
《顾觊之传》载《定命论》等,都是当时重要的思想、政治文献。《宋书》收录时人文
章,虽使篇幅冗长了一些,却为人们了解当时历史情况提供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对此是
不应轻易否定的。沈约是当时的大文学家,行文比较优美流畅,也是《宋书》的优点之
一。
《宋书》的思想体系,基本属于正宗儒家系统。书中宣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
神学思想。沈约声称“圣帝哲王,咸有瑞命之纪,盖所以神明宝位,幽赞祯符,欲使逐
鹿弭谋,窥凯不作”。把符命、祥瑞当成了麻痹民众、维护皇权的工具。
沈约既提倡忠君,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