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LK小说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66章完结

第66章完结

《南齐书》的列传在写法上有些可取之处。,白`马~书-院¢ /耕¨薪¨醉\筷-书中较多使用类叙法来记述各类人物,

是颇得史法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9《齐书类叙法最善》条中,对此作了分析:

“《孝义传》用类叙法尤为得法。盖人各一传,则不胜传,而不立传,则竟遗之,故每

一传辄类叙数人,如《褚澄传》叙其精于医,而类叙徐嗣医术,要精于澄。《韩灵敏传》

叙其妻卓氏守节,而因及吴康之妻赵氏、蒋隽之妻黄氏,倪翼之母丁氏,传不多,而人

自备载”。《南齐书》行文比较简洁,这也是它的一个特点。

《南齐书》的论赞在形式上模仿范晔的《后汉书》,在思想见识上,则相差甚远。

当然萧子显作为一个史学家,对于历史和现实问题,还是有一些独到看法的,这在《南

齐书》的论赞中有所反映。他对东昏侯萧宝卷推行暴政、恣意杀戮和奢侈淫欲,导致南

齐政权灭亡的历史教训,在《东昏侯本纪》的论赞中做了很好的总结:“史臣曰:‘……

东昏侯亡德横流,道归拯乱,躬当剪戮,实启太平。·齐\盛_晓.说+徃- +庚+歆~最,哙!……’赞曰:‘东昏慢道,匹癸方

辛。乃隳典则,乃弃彝伦,玩习兵火,终用焚身。’”对于帝王之子从小养尊处优、脱

离社会,造成孤陋寡闻、无德无能的严重后果,他也有很清楚的认识,并在书中作了较

好的分析,这些对于统治阶层应是有所教益的。

萧子显在宣传神学迷信方面,与沈约是一脉相承的。齐梁之际佛教兴盛,萧子显迎

合当时的统治者口味,在书中极力鼓吹佛法的力量。《南齐书·高逸传论》是一篇颂扬

佛法的专论。他把佛教与儒家、阴阳家、法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道家相比,

论证佛家是最优胜的。他论述佛法胜过儒家学说:“佛法者,理寂乎万古,迹兆乎中世,

渊源浩博,无始无边,宇宙之所不知,数量之所不尽,盛乎哉!真大士之立言也。?8\8`d,u^s_h*u+w+a`n\g~._c,o.m!探机

扣寂,有感必应,以大苞小,无细不容。若乃儒家之教,仁义礼乐,仁爱义宜,礼顺乐

和而已;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唯机,低举成敬。儒家之教,宪章祖述,引古

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璅相袭。”从《后汉纪》、

《宋书》到《南齐书》对佛教宣传的不断升格,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佛教势力从魏

晋到南朝不断发展,并取得国教地位的历史过程。佛教势力的扩展,真切反映了统治者

自身的腐朽和没落。

与《宋书》一样,《南齐书》中也存在着大量歪曲史实之处。萧子显是南齐宗室,

他在为其祖父写的《高帝本纪》和为父亲萧嶷写的《豫章文献王传》中,都极力进行褒

美虚夸,文中不惜使用上万字的篇幅,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百般夸饰其功绩,而对篡

权夺位之类丑行,则千方百计曲笔讳饰,淹没其迹。对于其他人物,书中也经常按当时

的利害得失,决定对其的取舍与夺。史德的亏缺影响了《南齐书》的撰著质量,这对于

史家来说是个值得记取的教训。

41 《梁书》

“曲折明畅,一洗六朝芜冗之习”

唐初史学堪称繁盛,唐政府集官私之力,撰成了纪传体正史八部,占去整个二十四

史的三分之一。《梁书》和《陈书》是其中的两部,它们名为官修,实际却是姚察和姚

思廉父子劳动的成果。

姚察(533年—606年)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杭州西北)人。梁末任原乡令、

著作佐郎,在陈历任散骑侍郎、中书侍郎、秘书监领著作郎、吏部尚书等职。入隋为秘

书丞。他是个学问很渊博的史家,平生著有《汉书训纂》30卷,《说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