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LK小说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68章完结

第68章完结

书中的思想糟粕也有不少。/如!雯.网^ *已`发`布~醉′辛~彰¨結`充斥书中的大量阴阳灾异、图谶祥瑞,乃至望气相面、

因果报应、神怪异闻等,给人以陈腐、庸俗之感。宣传佛、道等宗教迷信,也是书中存

在的问题。《梁书》中的《处士传》,全不同于《后汉书》的《逸民传》,传中所记除

了有名的道士,就是奉持佛法的居士。这一方面反映了正宗史学的时代特色,另一方面

也反映了姚氏父子的思想情趣。

《梁书》在记事记人方面,常常有一些时间差误、前后矛盾的地方。如《江苹传》

称何敬容掌选,序用多非其人,而《何敬容传》则称其铨序明审,号为称职。这些互相

牴牾的记载,使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梁书》在笔法上也存在着曲笔增美讳恶的毛

病。对于篡代之际大动干戈的血淋淋事实,书中很少如实反映。对于一些权贵,歪曲史

实大加吹捧的地方也相当多,与同时撰写的《南史》比较,《梁书》的这个缺点显得更

突出一些。·2?芭^墈?书+蛧? \唔_错+内!容?

42 《陈书》

“凭其旧稿,加以新录”

《陈书》是唐代姚思廉在父亲姚察旧稿基础上修成的。姚察去世后,姚思廉一直未

能忘怀父亲让他续写梁、陈二史的遗愿,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姚思廉奉诏撰写

《陈书》,贞观十年(636年)书成上奏。关于《陈书》撰写的经过,宋代曾巩所述颇

详:“思廉父察,梁、陈之史官也,录二代(梁、陈)之事未就而陈亡。隋文帝见察,

甚重之,每就察访梁、陈故事,察因以所论载,每一篇成,辄奏之。而文帝亦遣虞世基

就察求其书,又未就而察死。察之将死,属思廉以继其业。

唐兴,武德五年,高祖以自魏以来二百余岁,世统数更,史事放逸,乃诏撰次,而

思廉遂受诏为《陈书》,久之犹不就。

贞观三年,遂诏论撰于秘书内省,十年正月壬子始上之。/l!k′y^u/e·d`u¨.^c~o?m+观察等之为此事,历三世,

传父子,更数十岁,而后乃成,盖其难如此。”(《曾巩集》卷11《陈书目录序》)可

知《陈书》正式撰写时间虽不足10年,实际上却是姚察父子经数十年努力才修成的。在

《陈书》中,仅本纪中有姚察史论两篇。看来思廉写《陈书》因袭父亲的成果较少,自

己创作的居多。

《陈书》36卷,有本纪6卷,列传30卷。记事起于557年陈霸先称帝,终于589年隋

灭陈,包括陈朝一代33年的历史。

《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

8卷,《天嘉起居注》23卷,《天康光大起居注》10卷,《太建起居注》56卷,《至德

起居注》4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如顾野王的《陈书》3卷,傅縡的《陈书》

3卷,陆琼的《陈书》42卷等。

《陈书》与《梁书》都出自姚氏父子,特别是姚思廉之手,因此在撰述的特点上,

二书多相同之处。陈朝历史仅33年时间,书中的列传却达30卷之多。《陈书》记述了陈

朝创建之初恭俭爱民、政策得宜的成功经验,交待了陈朝末代统治者忘患纵欲,偏听偏

信造成国破家亡的历史教训。大量陈朝历史人物事迹在书中得到反映,其中争夺诈伪,

营营苟苟,势利小人的行径,足为世人取戒;安贫乐义,不为祸患势利所动的高风亮节,

又足为世人楷模。陈朝一代之史虽然短暂,但留给后人的教益启示却很多。《陈书》交

待了陈朝的历史兴亡之迹,描画了陈朝社会历史全图,现在人们研究陈朝的历史,《陈

书》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这是它的根本价值。

《陈书》因为姚思廉一个人编次的工夫较多,所以列传的体例比《梁书》要整齐规

范一些。在文风上,《陈书》与《梁书》是一致的。这两部史书,尤其是《梁书》中多

用古文,一反六朝以来争尚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