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LK小说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130章完结

第130章完结

当代学者较一致认为《山海经》是由几个部分汇集而成,并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1\9·9\t/x?t,.·c·o,m^

但具体看法又不同,有学者认为《山海经》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以《山经》成书年代

最早,为战国时作;《海经》为西汉所作;《大荒经》及《大荒海内经》为东汉至魏晋

所作。有的学者从《山海经》中《山经》与《禹贡》作比较研究,结论是《山经》所载

出川于周秦河汉间最详最合,故作者当是这一地区的人。至于时代当在《禹贡》之后,

战国后期。

《山海经》的今传本为18卷39篇,其中《山经》(又称《五藏山经》)5卷,包括

《南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共21000字,占全书的2/3。《海内

经》、《海外经》8卷,4200字。《大荒经》及《大荒海内经》5卷,5300字。

晋郭璞作注,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

疏》。¨s′o,u·s+o-u`2\0-2`5+.?c¨o*m?

《山海经》中最具有地理价值的部分《五藏山经》,是全书中最为平实雅正,从形

式至内容都以叙述各地山川物产为主,尽管也杂有神话,比例不大,无疑是一部早期地

理书。

《山海经》记载的山川比早些时代《禹贡》丰富,其记载山岳共15000字,其篇幅

之长,相当《禹贡》导山部分的14倍。《禹贡》所记山岳仅4列,而《山经》则发展成

26列。

《山经》以山为纲,分中、南、西、北、东五个山系,分叙时把有关地理知识附雨

上去。全文以方向与道里互为经纬,有条不紊。在叙述每列山岳时还记述山的位置、高

度、走向、陡峭程度、形状、谷穴及其面积大小,并注意两山之间的相互关连,有的还

涉及植被覆盖密度、雨雪情况等,显然已具备了山脉的初步概念,堪称我国最早的山岳

地理书。在叙述河流时,必言其发源与流向,还注意到河流的支流或流进支流的水系,

包括某些水流的伏流和潜流的情况以及盐池、湖泊、井泉的记载。*兰,兰·闻·血! ?追,蕞,薪?蟑,洁_

《山海经》的地域范围:《南山经》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

南海,包括今浙、赣、闽、粤、湘5省。

《西山经》东起山、陕间黄河,南起陕、甘秦岭山脉,北抵宁夏盐池西北,西北达

新疆阿尔金山,《北山经》西起今内蒙、宁夏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东抵河北太行山东麓,

北至内蒙阴山以北。《东山经》包括今山东及苏皖北境。《中山经》西达四川盆地西北

边缘。

《山海经》记载众多的原始地理知识,有如南方岩溶洞穴,北方河水季节性变化,

不同气候带的地理景观与动植物分布的特点。

《山海经》在物质资源分布的篇幅中,对于矿产的记载尤其详细,提及矿物产地

300余处,有用矿物达七八十种,并把它们分成金、玉、石、土四类。希腊学者乔菲司

蒂斯在公元前371—前286年所著《石头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文献,但它记

载的矿物仅16种,把这些矿物分成金、石、土三类。而与其同时代或稍晚的《山海经》

所记的矿物种类是它的5倍,分类更细。《山海经》还注意到矿物的共生现象,并据其

硬度、颜色、光泽、透明度、构造、敲击声、医药性等识别矿物的方法,及详细记述动

植物形态、性能和医疗功效,因此《山海经》在矿物学分类上有突出贡献。撰写《中国

科学技术史》的英国李约瑟说:“《山海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宝库,我们可以从中得

到许多古人是怎样认识矿物和药物之类物质的知识。”

《山海经》在地理学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作者以《中山经》所在地区为世界的中

心,四周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构成大陆,大陆被海包

围着,四海之外又有陆地和国家,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