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巽校点本,一为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季羡林等校注本。¢微¨趣*晓,税,网! /已?发+布,罪~芯-璋,截/国
外版本甚多,主要有儒连(S.Julien)的法文译本、比尔(S.Beal)的英译本、水谷
真成的日文译注本等。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东起我国新疆、西尽伊朗、南到印度半岛南端、北到吉尔吉
斯斯坦、东北到孟加拉国这一广阔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科学地概括了印度
次大陆的地理概况,记述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咸海之间广大地区的气候、湖泊、地形、土
壤、林木、动物等情况,而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反映该地区中世纪状况的古文献极少,因
而成了全世界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这一地区最为全面、系统而又综合的地理记述,是
研究中世纪华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盂加拉国、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等届、克什米尔地区及我国新疆的最为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咸,鱼\墈!书, ?追.罪.辛^璋-劫?
《大唐西域记》业已问世1300多年,随着时光的流逝,更加显示出这部著作的灿烂
光辉。对于具有悠久文明的印度古代地理、宗教而言,此书是基本史料,7世纪前后印
度混沌的历史地理,赖此书得以在幽暗中略睹光明、散乱中稍有秩序。
对印度某些佛教圣地进行历史考察或考古发掘,唯一的文献指导书就是玄奘的这部
著作,印度对那烂陀寺的考古发掘证实了玄奘记载的正确无误。人们如果想了解阿富汗
境内覩货逻(吐火罗)故国的地理布局、巴基斯坦境内健驮罗、乌苌地区情况、我国新
疆和田文化遗址的分布等等,舍此书而无他求。因而阿富汗、巴基斯坦的考古调查与发
掘时常以此书为参照。印度的考古工作更是如此,1971——1974年印度考古学家在北方
邦的比普拉瓦重新进行发掘,确认了这是玄奘书中迦毗罗卫的真正故址。
现在,国内外利用《大唐西域记》做局部课题研究的成果为数更多。,衫?叶`屋? !首~发+书中对印度历
史上许多事件都有所记述,它对确定释迦牟尼生卒年代起过很大作用,卷5中关于戒日
王的记载是研究中印关系的重要史料,历史学家据此还写成了多种研究戒日王的专著。
书中对迦腻色迦王的记载,为这个热点问题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至于佛教史料,那就
更多了。现在几乎找不到一本讲古代印度问题而不引用《大唐西域记》的书,因为玄奘
此书中有些资料,是任何其他书中都是找不到的。像《大唐西域记》这样内容丰富、记
载国家之多、记载之翔实,就连玄奘以后很长的时间内,也没有一本书能够比得上它。
实际上,玄奘所留下的这部地理学著作业已超越了中国的范围,今后必将在中外学术界
有关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84 《元和郡县图志》
“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
《元和郡县图志》为唐李吉甫所撰。吉甫,字弘宪,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
生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卒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旧唐书·李吉甫传》
说他“少好学,能属文”,“该洽多闻,尤精国朝故实,沿革折衷,时多称之”。著有
《六代略》、《百司举要》、《元和十道图》、《删水经》和《元和郡县图志》等,但
只有《元和郡县图志》流传下来,其余几种早已亡佚。
《元和郡县图志》写于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当时正处于藩镇割据的局面。
按唐代政区来说,起初基本上实行的是州、县二级制。贞观年间分全国为10道,即:关
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到开元年间,又析关内道置京畿道,析河南道置都畿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南三道,
分江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