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o;释器”、“释乐”等4篇解释的是亲属称谓和宫
室器物的名称。
例如:
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释亲)
门侧之堂谓之塾。(释宫)
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释器)
大鼓谓之鼖(fén),小者谓之应(yìng)。(释乐)
“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等5篇解释的是关于天文地
理方面的词语。例如:
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释天)
墳莫大于河墳。(释地)
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释丘)
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释山)
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注浍曰渎。(释水)
“释草”、“释木”以下7篇解释的是关于植物动物方面的词语。
例如: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释草)
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释木)
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释虫)
鲲,鱼子。(释鱼)
舒雁,鹅。舒凫(fú),鹜(wù)。(释鸟)
罴,如熊,黄白文。(释兽)
狗四尺为獒。(释畜)
《尔雅》后16篇相当于百科词典。在汉代,儿童在完成识字阶段的教育后,要读
《论语》、《孝经》和《尔雅》这3部书。学习《尔雅》可以“博物不惑”,多识鸟兽
草木虫鱼之名,增长各种知识。尽管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尔雅》的知识容量相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