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LK小说 > 袁氏当国 > 第7章完结

第7章完结

十六日──袁内阁正式成立,军政大权独揽

二十七日──清军攻占汉阳,民军死伤三千人。^w\a.n\o¨p+e~n¨.?c-o!m!冯国璋拟乘胜渡江攻武昌,袁亲拨长途电话止之

二十九日──袁电武昌允停战;汪兆铭承袁父子意,自北京密函武昌主南北联合,清帝退位,举袁为总统,武昌军政府表同意

十二月一日──武汉停战

二日──江浙联军克南京,清军守将、袁之嫡系旧属张勋,连电内阁乞援,袁至之不理;各省代表议泱,袁如反正,即公举为临时大总统

五日──持政王载沣被迫引咎退位

七日──袁派唐绍仪为和谈代表去武汉与民军谈和,暗示赞成共和

九日──袁令全国停战十五日,旋延长;黄兴覆汪电:袁如反正,举为总统

十五日──各省代表议选总统于南京未果,虚位以待袁倒戈

十八日──袁派‘全权’代表唐绍仪与民军代表伍廷芳会议于上海

二十日──袁内调冯国璋返北京,代替良弼,出任禁卫军总统;唐绍仪承袁意旨提议:先达成和议,再由‘国民大会’决定国体

二十一日──孙文抵香港,胡汉民劝其留粤,孙未允

二十五日──孙文抵上海,大受革命群聚欢迎

二十八日──隆裕太后从袁谏,下懿旨召集国会,决定国体

二十九日──各省都督代表会集会南京,选孙文为临时大总统,孙随即电袁,暂代临时总统,随时让位

一九一二年元月一日──孙文就临时大总统职于南京;誓言至清帝退位即解职

二日──袁不承认南京政府,斥唐绍仪越权,准辞职,暂留上海;孙再电袁:虽暂代,然虚位以待;清军将领冯国璋等护君宪主战;袁请辞,诏拨黄金八万锭,诏饬亲贵捐银行存款,估计有四干万元;袁入朝以民军优待皇室及旗民条件密示奕劻,促主和议

三日──滦州起义失败,三将皆殉

十四日──袁密电询:孙肯让袁,有何把握?孙再肯定让贤

十六日──同盟会刺客三人,刺袁未中,三人皆殉,袁从此不入朝;袁密奏太后:早顺舆情,赞成共和,以免乘舆出狩

十七日──清廷御前会议。~零`点`看_书! _醉.薪`蟑-节/埂\新-哙~′e/z-l^o·o_k\b,o\o/k/.¨c!o`m′青年宗社党主战。太后谕:‘我何尝要共和?都是奕劻同袁世凯说,革命党太厉害,我们没有枪炮,没军饷,万不能打仗……。胜了固然好,要是打败了,连优待条件都没有,岂不是要亡国么?’(见溥伟著「清室让国始末记’)

二十二日──清驻外各使馆,电请清帝退位

二十六日──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杀宗社党激进首颂良弼,北京大震,王公逃亡;太后恳袁保其母子性命;段祺瑞等清将领五十人联衔通电,请清帝退位

二十八日──临时参议院成立于南京,到十七省代表三十八人

二月十二日──宣统皇帝溥仪下诏退位,历时二百六十八年之清朝,至此正式结束。退位诏为张謇所拟,末段‘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之句,为袁所增

是法统问题,也是面子问题

从上列简明大事记,我们可以了解:(一)双十变起,清室要对付革命党,非起用袁氏不可。(二)袁世凯有此实力可以镇压革命,但是他要养革命以制朝廷。(三)革命各派,包括孙中山和黄兴,尤其是立宪派,也都体会到,推翻帝制,‘驱除挞虏,建立民国’,非有袁参加不可。(四)除满族亲贵中的少数激烈分子之外,全国也人同此心。(五)袁亦有心建立民国,但是他要利用朝廷的名义,来另立法统,由他主动担纲,而不受革命党人之支配。

再者,袁所著重的还不只是个‘法统问题’,也是个‘面子间题’。他显然是认为不论做皇帝也好,做总统也好,总之在他当了元首之后,自己高高在上,而纳革命派与立宪派,乃至原有的清室官僚体系于自已的新法统之内。他这项腹案,老实说,与上述孙、黄一派,要把‘总统制’改为‘内阁制&r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