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束缚人民的四条绳索亦以皇帝钦定的形式而成为“法典”,成为完整的束缚人民的精
神枷锁。在强调臣绝对服从君的主调之下,《白虎通义》还在《五行》中提出臣对“无
道之君”可以推翻的思想。当然,这一思想并未超出董仲舒的改制思想。
《白虎通义》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全书共汇集43条名词解释,内容涉及社会、礼仪、
风习、国家制度、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其中有很多条目汇集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有些
条目还并列了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如“王者不臣”条、“王霸”条等,对有关解释都
存而不决,以供人们参考。
《白虎通义》问世以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它是由皇帝亲自钦定的,内容又
包罗万象,在政治、思想、伦理等各个方面,都为人们规定了行为规范。《白虎通义》
用阴阳五行来普遍地具体地解释世界的一切事物,大者如“三纲五常”,小者如婚丧嫁
娶、日常生活现象,都可以用阴阳五行说去说明,不管如何牵强附会,如何荒唐,说者
言之凿凿,听者深信不疑,使阴阳五行成了人们认识与解释世界的万能的“金钥匙”,
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定式,这对学术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无疑是一种致命的桎梏。
《白虎通义》融合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与谶纬迷信于一体,企图统一经学,建立神
学经学,并将其奉为永恒的真理,要人们世代相沿,习之、诵之,不许怀疑和批判,这
只是统治者一厢情愿的梦想,历史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经学一旦发展为神学,它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