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LK小说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135章完结

第135章完结

区沿革地理方面有比较系统的叙述。/优_品?暁`税-徃~ /追¢嶵·歆¢蟑_节^

在每一州县下往往上溯到三代或《禹贡》所记载,下迄唐朝的沿革。其中特别是关

于南北朝政区变迁的记载尤其可贵。记述南北朝时期的正史,除《宋书》、《南齐书》、

《魏书》外,其他各史皆无地理志;《隋书·地理志》虽称梁、陈、北齐、周、隋五代

史志,但隋以前的四个朝代较为简略;《水经注》虽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名著,但它毕竟

是以记述水道为主,因而《元和郡县图志》有关这一时期的叙述至关重要。《元和郡县

图志》中在每一县下都简叙沿革及县治迁徙、著名古迹等,还作了一些必要的考证。如

京兆府万年、长安、咸阳三县均有名叫细柳营的地方。《元和郡县图志》在“万年”县

下注明:

“细柳营在县东北三十里,相传云周亚夫屯军处。今按亚夫所屯,在咸阳县西南二

十里,言在此非也”。^x^i!n·2+b_o!o,k\.*c*o/m_又在“长安”县下载:“细柳原在县西南三十三里,别是一细柳,

非亚夫屯军之所”。在“长安”县下还有关于秦阿房宫、汉长乐宫、汉未央宫及秦始皇

陵等遗址的记载。所有这些,都对我们研究历史上的政区变化,考证一些名胜古迹遗址,

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某些弄不清楚的问题,书中也并不是武断地下结论,而是抱着存

疑的态度。如《元和郡县图志》卷2京兆府兴平县(今陕西兴平县)对马嵬故城的记载,

就说:“马嵬于此筑城,以避难,未详何代人也。”又如,卷9申州义阳县(今河南信

阳市)对平靖关城的记载,只是说:“旧有此关,不知何代创立。”这些都反映了作者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自然地理方面,资料也极其丰富。在每县下记载着附近山脉的走向、水道的经流、

湖泊的分布等等。_晓¢税,C^M*S? !埂\新?醉/全+在这方面自班固著《汉书·地理志》以来,历代正史地理志中大部分

都有记述,但内容过于简略。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比较详备,可是自北魏至隋唐数

百年中没有记载这方面的书籍保存下来。因此,《元和郡县图志》中保存下来的这部分

资料也非常可贵。全书记载到的水道有550余条,湖泽陂池130多处。

不仅记载了人所共知的大川大泽,也记载了一些小的河流和陂泽。如卷11密州高密

县(今山东高密县)的夷安泽,“周回四十里,多麋鹿蒲苇”。又如卷18定州望都县

(今河北望都县)的阳城淀,“周回三十里,莞蒲菱芡,靡所不生”。另外还有对各种

地形特征的描述。如卷1京兆府万年、长安、三原等县均有关于西北黄土高原上所谓

“原”的记载,如毕原、白鹿原、细柳原、孟侯原、丰原、天齐原等。卷4灵州鸣沙县

(今宁夏中宁县东北)有关于沙漠的记载,说“人马行经此沙,随路有声,异于余沙,

故号鸣沙”。卷30辰州卢溪县(今湖南沪溪县西南)又有对于喀斯特地形的记载,说

“溪山高可万仞,山中有槃瓠石窟,可容数万人”。所有这些,都对我们研究历史上水

道、湖泊的变迁,各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在经济地理方面,每个府、州之后有“贡赋”一项,可以说是《元和郡县图志》一

书所首创。贡品多数都是当地的土特产,包括著名的手工业产品及矿产、药材等;赋为

绵、绢等物。如卷1京兆府下记载:“开元贡:葵草席、地骨白皮、酸枣仁;赋:绵、

绢。”在县下又有对于当地水利设施、工矿业及其他经济资料的记载。如卷1京兆府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